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新形势下的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现阶段企业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企业税务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理念不够重视。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税务表格填写比较麻烦。同时,企业经营者、财务管理者因接触税务管理时间有限,不但没有全面接受现代企业税务管理思想,甚至会觉得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非常的麻烦和繁琐,思想上不能有效的接受。在该种情况下,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按时申报税和纳税,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税收管理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所起的重要作用,以致于企业未能在投资、经营活动开始至前事先筹划或合理安排,对企业非常不利。
第二,缺乏筹划成本观念。在筹划实践上,企业往往缺少对税收筹划成本的考虑,特别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存在的机会成本。税收筹划在可能给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企业为之支付相关的成本与费用。企业为选择税收筹划方案而付出的税收法律政策的研究、学习费用,为实施税收筹划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费用,借助税务代理中介机构实施税收筹划的代理费用等都要应视为税收的筹划成本。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成本小于实施税收筹划增加的收益,说明该税收筹划是成功的;反之,即使税负降低了,该税收筹划仍是失败的。
2、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及基本原则
正如上述所示,当前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首先应当明确企业税务管理目标和基本原则,这是现代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企业管理过程中,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企业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而且企业税务管理目标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效力。
对于企业而言,税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准确纳税、规避风险以及税务筹划。其中,准确纳税,即在结合现行税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缴纳税款的及时性和足额性;而规避税务风险,主要是规避处罚风险、遵从税法成本方面的风险。其中,处罚风险,即企业因没有按规定、及时纳税而受到了处罚;所谓税务筹划,即纳税行为发生前,在保证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对纳税主体的投资和经营活动等涉税事项事先优化布置,达到少缴或者迟延缴税的目的。以上三个税务管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原则一:合法。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要求,税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税法、法规范围内,进行税务管理,合理谋划税收管理活动,并且运用科学、合法的手段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节税、减负。在此过程中,应当做到不伪造、不变造、不隐匿以及不擅自销毁账簿和凭证,而且在账簿上不能出现多列支出、少列收入以及虚报或者少报现象。原则二: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最基本道德要求,而且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企业税务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政府间的博弈,在此过程中企业讲究诚信纳税,减低博弈成本,对实现增收大有益处。原则三:成本效益。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成本效益,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节税。由此可见,只有对企业的税收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这一原则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税务人员必须勤于钻研税法及相关法规,探寻最佳税收成本节省方案,并以此来指导现代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原则四:事先筹划。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必须在发生纳税行为前进行事先规划以及设计安排,并且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纳税义务滞后于纳税行为,客观上提供了企业事先进行筹划的可能性,以此来有效规避税负、降低税负。企业经营使用车辆的汽油费用支出,车辆各自到加油站加油只能取得普通发票,企业如果到石油公司统一购买发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再拿油票到加油站加油的办法,就可以为企业节省税收。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着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