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造价工程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人们日常口中的高薪职业,如果有人从事工程造价的工作都艳羡不已。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一说法,那还得提到高速发展的建筑业作为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庞大的工程量需要工程预结算来进行核算使得工程造价得到重视,在形成饱和之前其相关技术人员供不应求自然金贵。正因为有不足才有需求,尚未发展成熟的工程预结算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的一些问题。
1.工程预结算
1.1定义
工程预结算通俗的说法就是指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及耗用资金都是靠它来进行核算。“是赔是赚,全在预算”,这句话体现了工程预结算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及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图纸编制工程预算施工,工程结束之后也要进行决算以此明确工程施工的总支出。
1.2工作内容
(1)从业人员需要依据工程项目建设相关图纸、设计文件和地质资料等编制项目工程量清单;
(2)从业人员需要通过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人工费等进行市场调查,再结合定额核算工程量清单标底;
(3)从业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现场施工进度审核工程量统计,并对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及审核工程款付款申请予以配合;
(4)从业人员需要确认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定额、设备定额、工程劳务定额,对其价格与数量进行控制和检查;
(5)从业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承包合同和工程验收情况,负责材料供应商、工程承包商最后的结算工作,并分析其成本之差异;
(6)从业人员需要除了完成以上几点之外,对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任何工作任务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
1.3能力要求
(1)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且和工程预决算或建筑相关专业有关;
(2)从业人员必须理解综合预算和定额预算,取得编审以上的资格证书;
(3)从业人员必须了解招投标以及熟悉制作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标书的制作;
(4)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造价工程师资格掌握各地市场造价行情,对造价相关法规政策了若指掌。
2.市政工程预结算存在问题
市政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核算工作,其特点是众多的构成项目,复杂繁琐的计算程度以及庞大的工作量。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所处的企业理念、工作职位、操作方法以及工作水平各有差别,编制的结果经常也因此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工程造价的指导问题即市政工程中的预结算问题,我国的工程预结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已经初具雏形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预结算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尽管看上去建筑业如火如荼地进展着,但实际上我国的工程建设的整体管理系统性较差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市政工程市场起步较晚,再加之未与国外的市场进行较好的接触导致在一些建设企业造价问题往往在设计阶段得不到充分考虑,误将重心放在项目的施工阶段甚至把工程施工的收尾阶段视为重点,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因此总处于被动状态,合理的工程管理应当是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就引起重视。
(2)市场竞争不够完善
工程预结算市场化进场较为缓慢和市场竞争力较为低下,源自市场影响远不如政府定价所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影响着工程预结算限制了工程造价市场不能完全开放,我国目前建筑施工预结算制度有待改进。
(3)专业素质层次不齐
市政工程结算的计算程度相对复杂和核算项目过多,要求审核人员必须拥有充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素质,但由于审核方法和地理位置存在的差距,审核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导致其审核结果亦略有不同。定额换算不合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接踵而至,必将导致核算项目数量剧增,审核人员只有专业素质过硬才不会导致审核结果出现诸多的不合理性,工程预结算审核结果的准确性也能不受影响得到保证。
3.市政工程预结算解决策略
(1)重视设计初期
要想控制成本首先就得在施工设计初期就对工程进行预结算,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施工中的材料、机械设备、人员进行规划设计节约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免出现问题使工程项目惨遭损失。我们也需要借鉴国外先进建筑工程市场运用到实际,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作出适合的控制以此减少造价偏差。
(2)完善组织结构
施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