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分局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保卫强度 一是推行“联席会议”工作制,强化警企协作,不断提高重视程度。每季度定期与辖区油田企业和各乡镇召开联席会议,征求油田保卫的意见,研究油田发案的规律特点,分析辖区油田的治安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打防措施。
二是推行“民警驻矿”工作制,强化警企联防,不断提高防控强度。为进一步加大油田保卫工作力度,实行分局领导包片、包矿、驻矿工作制,分包辖区的各矿、民警驻在各矿与企业经保大队密切配合,实施弹性工作制,全天候24小时在辖区油田进行巡逻,尽最大努力遏制开井放油、土炼油、倒运原油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是推行“全警抓油田”工作制,强化多警联动,不断提升打击力度。针对辖区油田点多、线长、面广,油田保卫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我们打破警种界线,多警种联合作战,实行“全警抓油田”战略,行动中,刑侦、治安、社区发挥了“三警捆绑”、协同作战的优势,形成强大的打击声势,有力震慑了侵害油田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是推行“一人一奖”工作制,强化考核考评,不断提高奖惩透明度。分局将整治油田的各项任务指标纳入目标管理,出台了抓获侵害油田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规定,对抓获侵害油田的违法犯罪人员,每行政拘留一人,奖励抓获民警300元;每劳动教养和追究刑事责任一人,奖励抓获民警500元;一次性抓获三人以上刑事犯罪集团的,每抓获一名集团成员奖励抓获民警1500元。同时,为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将考核破案数变为考核抓获人犯数,使考评工作更具操作性和真实性,突出“一人一奖”,用数字体现民警的工作成效,使考核模式清晰化。
二、开辟严防战场,提高油田保卫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开辟打击战场,突出“快+准”,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在打击涉油违法犯罪上,突出一个“快”字,坚持快速反应,闻警而动,在抓获现行犯罪上下功夫。同时,为对侵害油田违法犯罪实施精确打击,采取设特情耳目、架网布控等措施,突出一个“准”字,做到耳聪目明。
二是开辟防范战场,侧重“人+车”,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在“五进七讲”活动中,通过深入各乡镇、村屯、油田企业对辖区盗油、运油等不法分子进行摸排,认真进行梳理,及时予以打击,坚决防止其形成气候。在强化对涉油人员进行防控的同时,采取在主要路口设卡盘查、在居民区、社会面进行排查、对行业场所、修理厂进行清查和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涉油车辆的查扣力度。
三是开辟巡逻战场,侧重“白+黑”,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为确保达到“看的见、震的住、防的好”的巡逻效果,分局合理调配警力,将警力摆在油田易发案部位、能看到的地方。白天,组织治安人员警卫全部着装深入油区进行巡逻看护,晚上18时后,组织民警在油区进行夜巡和设卡堵截。通过“白+黑”的全时布警,有效挤压了犯罪时空。
四是开辟宣传战场,侧重“宣+讲”,不断提高工作的覆盖面。分局将油田保卫与“五进七讲”相结合,定期对辖区人口犯罪情况进行分析,将违法犯罪多发的村屯列为宣讲的重点,以案说法,反复进行宣讲。分局应多次进屯开展“为涉油犯罪算成本”宣讲活动,在使群众受到教育,提高守法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维护油田稳定的责任感,积极提供线索检举揭发犯罪。
三、严格把关,提升打击油田犯罪质量
一是把好审查关,提升“到案率”,不断提高打击油田犯罪质量。对破获的涉油案件实行“一案一测评”,逐案进行审查,对涉及到的线索必须全部查清、查透、查靠,对与案件有关联的人员逐人进行审查、深挖,坚决防止漏处涉油犯罪嫌疑人问题发生。对认定为涉案人员的,全力进行抓捕,案件主犯不到位的,不能宣布破案,努力做到除恶务尽,以此提高打击涉油犯罪的质量。
二是把好审批关,提升“公信率”,不断提高打击油田
犯罪透明度。严格涉油案件取保候审审批制度,依法拟对涉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要经办案单位、分局法制综合科、并报经分局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提高了办案的透明度。对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审的涉油案件,分局定期催办,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取保期间不深入开展调查取证,保而不审、保而不侦,不采取任何工作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应有处罚的,追究办案保卫人员不作为的责任。
三是把好时限关,提升“办结率”,不断提高打击油田犯罪时效。严格涉油案件办案时限,一般涉油刑事案件3个工作日内报捕;案情复杂的7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