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论文下载

金融是整个社会经济部门运行的核心部门,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一起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服务的空白,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大大减少。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完善了整个社会的金融功能。
  从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创的元年发展至今,短短两年时间,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金融创新业务。现将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资金支付中间平台。第三方支付模式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不负有担保功能,以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为典型代表;另一类是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且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典型代表。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叠范围不断扩大,于是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
  2.P2P及众筹模式。P2P是指互联网上个人之间的借贷,以拍拍贷、人人贷为典型代表;而众筹是指互联网上的股权融资,以创投圈、追梦网为典型代表。二者均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中介进行融资活动,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几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他们相互对接把信息的不对称减少到最小,其本质仍是民间借贷,但模式从线下逐渐过渡到线上。该模式的价值在于提高了社会闲散资金的利用率,满足个体资金需求,同时还能促进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3.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主要指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金融服务,以阿里小额信贷、京东、苏宁为典型代表。此模式中,互联网发挥的作用是依据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进而得到信用支持,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风险发生的规律性有精准的把握,将推动金融机构对更深入和透彻的数据的分析需求。随着大数据金融的完善,企业将更加注重用户个人的体验,做到精细化服务,对客户进行个性定制,推动金融机构品牌和服务的创新。
  4.信息化金融机构模式。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使传统银行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将自己的服务在互联网上进行推广,以网上银行和电子银行为典型代表。这种模式是最为基础的,即借助互联网渠道提供传统金融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拓展金融业务的模式。这也是面对互联网金融飞速崛起的现状,传统的金融机构对自己的转型和变革,以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巩固自身地位,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拔得头筹。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并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让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都受益匪浅。其愈发快速和高质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巨大挑战,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促使传统银行业从经营理念上转变,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这么迅速的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用户的满意程度高。互联网金融凭借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对收集的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有针对的进行创新。故传统的银行应加快转变服务意识,将用户细分,设计贴合用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使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各类金融产品,从而最大化用户体验。
  2.促使传统银行业从经营方式上转变,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巩固自身地位。传统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拓展服务渠道。传统银行业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电商平台是十分有利的。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与自身战略结合,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户;另一方面增强与已有客户间的业务往来,避免既有客户的流失。
  3.促使传统银行业从经营职能上转变,加速金融脱媒。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充当资金中介的职能。互联网金融会促进金融行业日益独立化,加速金融脱媒,将冲击传统的银行业,使银行业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在传统的支付体系中,电商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而银行则进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