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预结算文件编写完以后,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核,这有助于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的资金。对工程预结算进行审核,可以积累和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并为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从中找出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完善,从根本上提高设计的水平。
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的问题 1.1技术标与商务标脱离
近两年来,建筑工程在招标中普遍采用的是实物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施工企业在提供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时候,其报价主要包括了部分项目工程量所产生的直接费、间接费、税金和利润等。此外,技术标内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的数量,主要是由施工企业在商务标里以非实物形态竞争性费用的形式自主择项报价或包含在综合单价中。但是,与此同时许多施工企业却往往把属标内应考虑的技术措施费项目纳入到了造价计取工程的费用当中去。由此可见,技术标与商务标是明显脱离的。
1.2施工图与竣工图没有进行有效的区分
由于施工图是工程项目招标和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竣工图则是对竣工工程所做的具体记录,主要包括了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设计变更、联系单变更等。由此可见,施工图与竣工图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项目的出入较大,但是一些大中型复杂的工程仍然将两者混合在一起,许多企业甚至将已经取消的施工图列入到造价中去,以此来计取工程的费用。
1.3联系单工程变更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变更联系单是图纸改变的关键性因素,许多施工单位由于在建设的时候把关不严,使得变更联系单没有及时的去办理,时间一拖就会造成联系单不齐全或者模糊不清。除此之外,有些施工企业还利用联系单弄虚作假,办理有利于自己企业的联系单,故意或恶意的删除不利于自己企业的有关内容,这也就造成了施工中工程造价的增加。
1.4材料价格标准提高
由于在施工中所产生的材料价格和定额消费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许多施工企业出现编制虚假造价,故意隐瞒材料价格和材料的用量。企业中对一些特种材料的高估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是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相对偏高的主要原因,一些企业在施工的时候使用质量较低的低等材料,而在造价的时候却套用了高等的材料,这就使得实际的购买价格低于投标时暂定的价钱,却高于招标暂定价。
2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在建筑企业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全面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时对合同管理的委托代理人、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管理机构与职责、考核与奖惩以及合同订立与履行等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全面健全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可以使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更加规范化、合法化。
2.2做好对工程量的审核
在建筑施工中,工程的造价会随着建筑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工人员应该按照设计图纸以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表来对自己企业所具有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并且进行审查。仔细审查工程量有没有错算、重算或者漏算,在审查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来进行计算和核对,对于一些分项工程可以做一般性的审核。此外,在审查的时候应注意计算工程量的尺寸数据和计算方法,这样才可以计算的更加准确。
2.3提高预结算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核算中也是如此。由于工程预结算的质量取决于工程量的准确度,因此,预结算人员必须精通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才能够准确无误的计算出工程量。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在编制结算中,常常会隐蔽的交叉部位多算出了工程量,例如预结算人员在土建工程结构图中,梁与柱交接时,梁算至柱的侧面,主梁与次梁交接时,次粱算至主梁的侧面。大多数的施工企业的预算人员都是按照梁柱的基本机构的尺寸来进行酮酸,对于梁柱之间交接重复的地方却没有减掉,这就在一定程度是哪个加大了工程量,造成工程量的增加。
2.4对各项费用的审核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的费用所包括的内容各地都不相同,具体的计算方法应按照当地规章制度执行,特别要注意审查费用定额是否区分工程性质土建、装饰和安装。注意审查造价部门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与所使用的费率是否相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价格体制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材料的价格在市场上的浮动范围较大。无论采用何种承包方式,一些建设单位还是会承包一些材料和设备,如果只是委托施工单位去代买,这中就会产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