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作队伍管理 延伸施工企业文化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把好一个源头
  能否选择出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企业文化向协作队伍延伸的重要基础。选择队伍要把好“三个关”,选出信誉好、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保证队伍较高的基本素质,从源头上为企业文化延伸工作做铺垫。
  1.严把招标关
  在协作队伍选择上,严格执行企业制度的要求,选择合格协作商或经审核批准的协作商,并优先从企业合格协作商名录中选取,严格按照“成建制、管理技术配套、综合实力强”这一标准,采取竞标的方式对多家竞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综合评定。
  2.严肃考核关
  在历次招标基础上,根据施工范围确定一批协作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并结合施工定期对其进行阶段性考核、评定,对达不到企业要求的队伍进行撤换,以保证协作单位能够时刻以最优的状态与项目部合作,确保进场协作队伍具备相应资质、实力强、信誉好。
  3.严格进场关
  制定协作队伍进场管理制度,对于协作队伍自带设备,严把进场关口,要求提供各种管理部门的所需证件、相关的检测手续、机械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严格的审核,要求操作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要求协作队伍具备技术、质量及安全管理人员及测量、电工、起重工等主要力量,减少项目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受控。
  二、制度同步融入管理
  企业的管理制度要向协作队伍渗透,才能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成为协作队伍操作、施工、行为的执行标准,成为他们执行的管理制度,切实使安全、质量、工期的各项管理要求在协作队伍的工作中得到落实。
  1.纳入制度体系内
  将协作单位纳入各项制度体系内,使其在遵守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借鉴,引导协作单位提升主动管理意识,使其自觉遵守项目部的各项管理规定、方针制度,并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使自身的管理制度主动融入企业的管理制度,实现接轨和统一。如在质量管理上,要求各协作单位和企业制度同步,遵守相同的质量方针,执行一致的质量标准。如提倡协作单位技术员进入项目技术部办公室,与技术员一起办公,一起参加各种交底、例会,都对制度的延伸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2.形成责任共同体
  制订企业文化向协作队伍延伸的制度及相关实施方案,系统规定项目文化共建目标、责任、措施,明确协作队伍的资质选择、进场管理、文化考核内容和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文化责任。从协作队伍是企业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高度,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向协作队伍延伸工作。
  项目部从入场伊始要把协作队伍纳入文化建设共同体。在办理开工许可证的同时,坚持做好“六个一”。即班子和主要管理人员要与协作队伍进行一次谈话,明确项目要求;发放一部管理制度汇编,以照章办事;发放项目文化建设学习资料,骨干人员人手一份,使其了解项目文化要求;发放协作队伍进场告知书,明确项目主要工作流程;签订一份项目文化共建目标责任书,明确共建目标、措施;组织一次入场培训,利用职工夜校等形式宣贯项目管理目标。通过推行“六个一”,促进协作队伍实现文化认同和分包管理一体化。
  3.融入管理流程中
  将制度延伸融入管理流程中。对协作单位实行“布置——检查——考评——追究”的管理流程。首先布置工作明确、详细、全面,各项交底清楚。其次,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的遵守。例如,在安全管理上,要求协作单位都配备了专、兼职安全员,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发挥日常安全监督作用。接着,完善协作队伍月度考评制度,确立以进度、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和成本控制为主要指标的联合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劳动竞赛和各类指标完成情况,每月对协作队伍进行考核评比,建立竞争机制,实现良性循环。最后,实施责任追究,对协作单位公开奖罚,对不合格的队伍进行诫勉或撤换,实现闭合管理。
  三、宣教同步融入日常
  项目部和协作队伍的形象是相互影响的,企业自身队伍形象好了,才会影响和带动协作队伍;只有协作队伍形象好了,项目的形象和企业的形象才能得以优化,企业文化的管理成效才能得以体现。必须通过同步宣教,将企业理念融入到协作队伍日常的工作中。
  1.宣传核心理念建立意识
  通过一些主题鲜明的活动将企业核心理念向协作队伍传递,使企业的理念成为他们的主打理念,和指导日常工作的内在要求。教育协作单位职工提高责任心,把项目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增强服务意识。比如,日常工作中要求做到“五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