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措施 2017毕业论文下载

1.前言  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并对会计主体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反应的一种的方法。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能够及时、完整、合理的反应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会计主体,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变化性及流动性较强,加强对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的分析,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首先,事前核算越来越受重视。事前核算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财务部门实施科学的事前核算,能够有效掌握资金需求状况,并以资金的流动情况为依据来安排企业的资金运行,能充分利用资金来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水平。此外,由于受到国家稳健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施工企业融资的压力在不断的增大,而实施事前核算能够使财务部门依据本企业的资金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达到减轻施工企业经营压力的目的。
  其次,事中核算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施工企业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劳动力、施工材料供应以及施工材料等都会对施工成本产生较大影响,这可能会使施工企业实际的资金流动和预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加上某些贪污腐化的行为,导致事中核算的难度大大增加[1]。因此,在市场价格不断变化、利润大幅降低的背景下,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大事中核算的力度就极为重要。
  再次,事后核算的规范性有所增强。随着我国施工企业运营水平的增强,施工企业治理的结果也得以不断完善,这使得施工企业事后核算的规范性大大加强。具体表现在事后核算流程规范化加强、核算的准确度不断提高两个方面。针对运营成本、收益分配,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制定相对完善的一套制度,使财务部门在事后核算过程中只要按章办事即可。
  但是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极大的限制了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因此,还需加强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不足的分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问题,最终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
  3.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3.1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的精准性较低
  精准的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但是大部分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中的原始凭证却存在划分不够明确的现象,例如材料费用、劳务费用等的混乱,这使得项目成本难以准确的划分[2]。同时因为施工企业财务人员不足、对人工成本的过度重视,使企业财务难以对各类资源耗费的情况均进行细致、明确的划分、归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决策者不能依据相关数据来进行决策。
  3.2会计核算的方式较为落后
  随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复杂性的不断加强,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更新会计核算的方式,才能更好满足自身会计核算的需求。但尽管施工企业已不断的对会计核算进行了升级,会计核算的方式仍缺乏准确、合理的核算结构,也未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使会计核算的方法难以实现和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进而制约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
  3.3会计信息的传递比较滞后
  许多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都在外地,变化性、远程性和流动性比较强,使得相关会计信息难以及时传递,导致会计核算信息传递较为滞后,最终使各个施工项目的成本在发生期间难以及时进行核算。部分协议及合同等不能及时送到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就不能实时、有效的建账,严重者甚至造成漏税及坏账现象的出现。此外,有的施工企业为了降低会计核算的成本,而不愿使用电算化,这阻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延长了会计核算的时间。
  3.4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的会计核算过程中,许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比较低,而有的施工企业有忽视了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比较低,对新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还没有较好的把握,对企业升级中某些交叉性会计业务的处理还不够准确、高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3]。另外,有的会计核算人员对某些现代化的会计核算处理手段掌握程度不够,同样限制了会计核算信息的整理及分析。
  4.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和不足的改进措施
  4.1建立健全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是施工企业提高其会计核算水平的基本保障。所以,施工企业要以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构建符合本企业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会计部门要以《会计法》为依据,从财务预测、会计信息的分析以及会计工作的监管等方面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