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企业统计工作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统计工作是企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企业在关键性的问题上做出重要决策时,需要统计工作提供的信息。因此,统计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承担着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求企业统计工作在统计制度、观念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实施改进和创新,真正实现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服务工作的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今年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政府已经把企业统计工作纳入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来,并将企业完善统计体制作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另外,政府对企业统计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统计报表数量也在日益剧增。因此,企业统计人员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的报表完成上,造成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与实际情况的严重脱轨。
  2.真实性要求与虚假数据的矛盾
  统计数据与企业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尤其企业实行目标责任考核以后,利益分配与政绩挂钩,关系到职务升迁、个人荣辱。因此,有人人为干预统计数字。统计工作的第一位的要求是数据的准确性。但现实中,一些单位不顾事实,进行数据虚构,出假数据或者有意瞒报数据、随意捏造数据,这些都对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
  3.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差
  因为在不同行业或规模的单位或部门存在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差异很大,很多指标的取得很难从正常的渠道获得,所以统计人员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只能依靠对统计制度的理解进行估算,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企业统计管理创新的战略分析
  1.加快统计制度改革,特别是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企业统计的大部分指标与一般企业自身无直接关系,所以许多企业敷衍了事。因此,要改变企业统计制度的现状,积极发展民间统计。除国家统计、部门统计和地方统计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统计指标之外,要发展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非法人单位及个人以自己的名义或接受委托进行的统计。这可以打破政府对统计信息的垄断。企业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准确统计信息资料,并应用统计手段。
  2.综合使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提高统计违法成本
  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将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罚,让违法者望而生畏。
  3.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
  对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搜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生产进度情况,分析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以及对某个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等。
  4.拓展大数据分析范围,服务企业战略决策
  通过定性分析内外部环境,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拓展大数据分析范围。如企业资产信用评估数据分析、企业兼并收购破产数据分析、企业资产经营数据分析和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未来还可采用投资分析、战略分析、媒介分析、信用分析、网站流量分析、财务分析和客户分析等数学模型来支持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精益化。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
  把触角延伸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经营环节,搜集到最广泛最直接的一手资料。通过管理技术手段,整合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全新的、兼容性好的统计信息集成系统,从动态的数据采集到汇总、上报、查询、分析、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经营数据资源的共享,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将业务数据加工整理成有价值的信息,并逐步演变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支持提供者。
  6.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
  企业中会计部门只是提供资金运作方面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企业所有的数据资料都应该由统计部门或者相应的职能部门来提供。因此,一个现代企业必须有一只高素质专业统计队伍。准确、系统、全方位收集、整理、分析本企业资料和企业外的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统计人员必须具有现代统计和相关的财经知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信息处理和网络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数据的判断、归纳和撰写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体制的不管创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