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相比,我国财务管理发展较为缓慢,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准则趋同、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等,但也随着经济环境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同时中小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产品品种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等优点也得到充分体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创新和优化财务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强化集团财务管理效果,并未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此,论文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概述
(一)财务管理模式的定义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模式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在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指导下,通过深入整合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方法等,以有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达到理想的管理状态。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
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团财务模式的建设内容来看,其财务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式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总公司在财务监督、分配、管理上具有决策权,也就是企业总公司在对下属公司有绝对的财务控制权力。子公司的财务必须由总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集中监督,在各个环节中,子公司只是总公司的政策落实和执行者,不具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总公司则拥有实施细则确定和决策制定,运营成本核算和控制,资金的募集和安排等。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分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等都是由总公司的财务主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简而言之,总公司拥有子公司的一切财务权力,子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日常经营中财务数据的手机和信息的传达。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式的资金管理模式是指将企业的财务决策权下放到各个子公司,而总公司主要负债对子公司的控股和监督的作用。子公司负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收益分配、筹集资金、财务收支、员工的工资福利发放,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免等权力。总公司在进行管理时也是通过间接的监督手段进行管理,子公司拥有结合自身情况应对市场变化的决定权。
(三)集权和分权组合管理模式
所谓的集权和分权组合管理模式也就是总公司和子公司共同负责对子公司监督管理的职能,同时还要负责收益分配、人员任免、工资方法等工作。这种模式虽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其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而言,现在的企业多选择中间路线,充分发挥两种模式的优点,规避其不足。给予子公司充分的财务决策权,以增强子公司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不放松总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对于重大事件的决策,子公司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公司的决定。这种管理模式对分权和集权的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科学选择财务管理模式。
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
1.稳定性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标准样式,那么一旦形成,就应该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财务管理流程的稳定、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管理方式的合理性等等,都形成稳定的状态,绝对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是要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连贯、稳定、高效的运行,使企业财务预测、决策、控制等财务管理方法能有效施行,尽力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当然,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不表示它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的,而是指短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是动态中的静态。
2.一致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管理目标要受企业发展总体目标的制约,所以财务管理模式不仅要与企业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还要与企业内部的微观经营状况(生产规模、组织结构、资金状况等)相一致。此外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经营现状下,应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应该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
3.可调节性
虽然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并不表示其固定不变的,为了适应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必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