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农业补贴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
  2010年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出口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2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出口额为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0.0%。但是,出口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强。根据图1.1,可以看出,从1980—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值总体是趋于上升的。但是出口值的增长并不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弱的直接证据。下面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定量来判断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图1


1980—200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图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
  该方法是由巴伦斯于1965年提出的,是现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商品出口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之比率。如果RCA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出口值,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Xmj表示世界j类产品的出口值,Xwm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则可以表示为:
  RCAij=(Xij/Xit)/(Xmj/Xwmt)
  一般来说,某国某类出口商品的显示性指数越高,该国在国际分工中该类商品的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该出口产品出口竞争力就越强。具体地说:
  当RCA>2.5时,表明该国该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当2.5>RCA>1.25时,表明该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当1.25>RCA>O.8时,该类产品上具有平均的国际竞争力;
  当RCA<0.8时,表明该类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   (二)我国农产品RCA分析   根据世贸组织(WTO)数据库的数据,及RCA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1980——2008年间我国农产品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1和图2。 资料来源:根据WTO数据库整理,计算而得 图2

我国农产品RCA趋势图
  表1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值在所有商品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到2008年时,其值只占2.96%;伴随这种下降,根据图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RCA值也趋于下降,到2008年时已下降到0.3553,远远小于0.8,表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
  从表1和图2还可以看到1980—1997年间,我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均大于0.8,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期的农产品出口值相对2008年的出口值而言是比较小的。虽然从1997—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值总体趋向于增长,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却是一减再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出口值的增长不能说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从RCA指数的公式设计看,RCA指数下降,可以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由于该商品的出口在该国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下降;二是因为该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根据图3和图4分析,我国农产品RCA值的下降是由于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要大于其在世界出口商品中的下降比例,我国农产品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
 
图3

中国农产品出口占总商品出口比例图

图4

世界农产品出口占总商品出口比例图
二、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及分析
  1990年,波特在反思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该体系表明国际竞争力是基于竞争优势,非比较优势,它包括四个关键因素,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外加政府和机遇这两个因素,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
  钻石体系中,政府制定和执行其政策时,是从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这四要素出发的,而且作为执行者应重在知道怎样去利用四个关键因素;机遇虽然是该模型中的一个因子,但其属于外生变量,是无法控制的,再者能否利用机遇还是取决于要素禀赋等四要素。因此,下面从四方面来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
  (一)要素状况
  1.农业从业人员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大,文化水平不高,存在大量人力资源的闲置。本文通过第一产业所占经济活动总人口的比例值(表2)以及表5的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来说明农业从业人员之多。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尽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由于基数庞大,2008年其比例还是要远大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
  而且,根据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06年年底,我们国家农村人口73742万人,占总人口数目的56.10%。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