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1978年到2012年我国GDP总额从3645.22亿元增加到518942亿元,增长了142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7%。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世界水平的同时,国际贸易领域里中国以出口大国姿态重返世界市场。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4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贸易额的0.79%,名列世界第29位;2012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8667.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1978年至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8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7.96%,远远超过同期GDP增长幅度。但是,三十多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增长率最高达到42.1%,最低达到-13.88%。国际贸易的波动非常剧烈,那么GDP增长率与国际贸易增长率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两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是本文探究的关键。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理论分析
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每一经济因素对其它因素都具有促进与抑制的两面性,但两种力量对比并不总是均衡的,它会随着其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和转换,这是经济机制保持系统稳定的制衡力量。国际贸易作为经济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部分自然也具有这种作用性质。
2.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一国供给大于需求,生产利用率低的时候,贸易顺差会使得国内生产扩大,带动经济增长;贸易逆差会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上涨,生产萎缩,使得经济受到抑制;当供给小于需求,社会生产利用率高,劳动力市场饱和,贸易顺差反而会导致经济受到抑制,贸易逆差会带来经济增长。由此看来,无论贸易顺差还是逆差,其性质和作用都会随着一国国内的经济条件(主要指该国的资源就业程度、生产能力利用率及国内市场的总供求状况等条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是从单纯的总量角度来分析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并得出了它们之间的一般关系。如果将进出口结构关系考虑进来,则国际贸易与一国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它会对这些结论进行一定的修正。例如在经济萧条阶段,若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经济结构中的短缺产品时,那么它对本国经济扩张的乘数作用,将明显小于正常情况下的乘数值,有时甚至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即它的作用不是扩张而是抑制经济增长。因为它会使短缺程度更加严重,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复苏。与此相反,如果出口的主要对象是国内严重过剩的产品,而进口的是短缺产品,并且有较大顺差,那么该顺差对经济的扩张作用,也将大于正常情况下的乘数值。
2.2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的变化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反映,因为国际贸易是把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渠道之一,它的增长受到世界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影响。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无论从本国还是世界的角度来讲本期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一定会导致下一期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加快。例如,当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规模扩大会增加对外国部门的资源和产品的需求,于是下一期进口就会增加,同时可供出口的产品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增长。
三、国际贸易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3.1建立模型及样本选择
用GDP增长率GDP%反映经济波动情况,进出口总额增长率X%反映国际贸易状况,我们尝试建立以下模型:
样本选择的是从1978年到2012年间的35个年度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http://tongji.cnki.net/kns55/index.aspx)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data.stats.gov.cn/index),通过Eviews6.0进行计量分析。
3.2平稳性检验
首先,通过单整检验确定样本数据是否平稳,从而排除“伪回归”的可能。检验结果如下表。
注:(1)检验类型中,c为常数项,t为截距项,k为滞后阶数(2)滞后期k的选择由Eview6.0自动推荐。
由上表可知,变量GDP%、X%是平稳的,所以原有的变量序列就已经是单整序列,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协整结果如下:
X%=0.483893+1.752116GDP%
(0.059471)(2.222326)
F=4.938731=0.130176DW=1.437560
、F值都很小可知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很差,但是GDP%的t值统计量显著,回归残差序列平稳,表明当期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是当期GDP增长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度很有限。
3.3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上表可知GDP%doesnotGrangerCauseX%不成立,因此可以证明GDP的变动是导致国际贸易量变化的原因,但是GDP增长率与国际贸易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国际贸易并不是导致GDP变动的原因。
四、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