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制度性交易成本高
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为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付出的成本,如各种前置审批需要的交易成本、为获取各种许可的收费、中介机构利用行政力量带给企业的交易成本等。当前,企业各种不合理审批、许可和中介服务收费等方面的负担较重,过高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2.人工成本高
企业人工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才供需脱节造成结构性招工难,导致招工和培养成本的提高;二是部分企业效益的增长赶不上每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刚性上涨;三是社保费率占比过大,企业需缴的“五险一金”大约相当于职工工资的40%。
3.财务成本高
企业财务成本高,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渣打银行公布的2016年3月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表明市场需求低迷且中小企业面临融资成本上涨的问题,虽然指数由2月的53.5上升到3月的57.8,但3月SMEI指数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仅如此,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意愿也由2月61.7降至59.7,企业融资问题不容乐观。
4.税费负担重
税费也是企业的一项主要成本。以制造业为例,考虑到17%的增值税税率、25%企业所得税税率及各种收费,企业的总体税费负担较重。有资料表明,按照国际标准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2014年我国宏观税负高达37.2%,且主要由企业部门负担,已超过发达国家30%~35%的平均水平。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会在财政增收困难时清理各种税收优惠,甚至征收过头税,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税费负担,不利于企业投资和创新。
5.物流成本高
我国物流成本已占到工业制成品成本的30%~40%。2014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6%,不仅远高于同期美国物流成本比重8.3%,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7%。另外,国内物流公司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差,容易造成盲目投资和无序竞争等资源浪费现象,物流企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6.能源成本高
我国企业能源成本普遍较高。例如,我国煤炭价格高于主要国际市场,2015年底中国秦皇岛的动力煤现货价比欧洲ARA港、澳大利亚BJ和南非理查德RB分别高出18.2%、9.1%和15.6%。我国工业电价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2014年中国工商业平均电价为139.43美元/千千瓦时而成员国工业平均电价仅为123.88美元/千千瓦时,我国工业平均电价高出成员国12.55%。此外,我国石油价格也相对较高,有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北京汽油价格约为5.92元/升,高出同期美国(3.8元/升)和加拿大(5.1元/升)54%和16%。
二、供给侧下降低企业成本的对策措施
1.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清理行政审批前置的服务收费,取消许可证收费,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现清单化管理,缩减审批环节,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2.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地方补贴,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制定合理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基金结构,如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该省(区、市)可将单位缴费比例下调到20%;如果单位缴费比例为20%,但到2015年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大于9个月,可以暂按2年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与此同时,可以加大地方财政对企业培训的补贴,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的相对成本。
3.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财务成本
第一,完善证券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第二,规范互联网金融,减少融资的中间环节,加强监管,建立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第三,鼓励银行提供小微企业融资优惠。第四,推出信用债指数,以此反映信用债市场价格总体走势,帮助实体企业选择债券发行时机,降低融资成本。
4.推进财税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实行“营改增”,新增领域有生活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和房地产,预计减税9000亿元,减轻企业税负。政府可以推进财税改革,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新兴产业的减税力度,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
5.发展“互联网+流通”,降低物流成本
将互联网技术与流通领域巧妙结合,鼓励发展体验、智能和绿色消费,鼓励分享经济和协同经济,鼓励流通领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