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型薪酬分配机制的构建,是将员工工作水平、职务层次、业绩能力和薪酬分配相挂钩,实现将企业目标任务和业绩指标逐层分解到各位员工身上,并重视团队效能的发挥,在组织绩效产生的基础上,推动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根据工作能力、业绩水平和职务层次等来实现薪酬合理分配,既可以确保薪资分配差距的合理性,也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 一、在现代供电企业中薪酬管理的现状
1.薪酬策略的选择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企业发送的各项薪酬在整个企业薪酬体系中所占比例来分析,可将企业的薪酬策略进行一定划分。对于当前许多供电企业而言,其所采用的薪酬策略主要是以稳定型薪酬策略为主。这意味着供电企业对绩效薪酬的比重较低,其他薪酬所占的比重较高。这种薪酬策略的选择,虽然会给企业职工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却失去了绩效薪酬对企业员工所具备的激励效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一定阻碍。
2.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管理经验。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许多供电企业开始实行绩效考核机制。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导致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没有形成针对性的考核内容,同时也没有真正将其考核与薪酬进行挂钩,导致绩效考核很难以起到激励作用。
3.非货币薪酬形如虚设。非货币薪酬指的是不以货币形式表现以及计量,给予企业员工某种形式的补偿,以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比如:通过公费出资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非货币薪酬与员工绩效不挂钩。就当前供电企业的薪酬策略来分析,非货币薪酬形同虚设,而且并没有与企业员工绩效形成联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导致企业员工对其薪酬策略产生了不满情绪。
二、构建合理化的激励型薪酬分配体系
1.确保内部薪酬的合理性。对于供电企业工作人员而言,其较为关注内部薪酬的合理性、公正性。应该说,内部薪酬公平分配作为实施岗位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能确保员工能够在完成同等价值工作后,获得等量报酬。岗位评价作为对各个工种以及岗位进行抽象化比较的一种方法,可以分析出不同岗位所具有的相对价值。供电企业在开展岗位评价时,其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按劳分配的薪酬策略。通过岗位评价能够让薪酬分配更加公平、公正。因此,岗位评价已经成为当前现代化企业所普遍采用的方法。为确保供电企业内部薪酬的合理性,以及岗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供电企业应该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前期准备。为了能够给后续的岗位评价提供参考,应该在开展工作前以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制定出岗位评价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岗位的不同要求以及岗位职责等多个方面,规定具体的主体人员、参评人员等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大对岗位评价工作的培训以及宣传力度,让其公平性、公正性能够得以确保。第二,采用多元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在开展具体评价工作时,要制定出科学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通过运用要素计点法来进行岗位评价,同时采用强制排序法来辅助岗位评价工作。这样的一种评价方法可以实现定性与定量的融合,能够最大化地确保岗位评价工作的可行性以及精准度。第三,认真整理岗位评价结果。完成评价工作,要针对其结果来进行认真整理,并且将整理出来的结果开展分析。通过对岗位评价结果的整理,可以使各岗位间的内在关系以先后顺序、数量关系进行直接体现,让不同岗位的区别能够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也可以分析出不同岗位所具有的责任、性质等多个方面的区别。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对其评价结合进行综合性考量后,才能公平、公平地应用其评价结果进行。此外,为了确保内部公平性以及外部竞争性,对于一些存在外部竞争的岗位,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要求来进行市场定价,从而有效确保岗位薪酬的幅度水平。还可以综合性考虑在特定时期企业所采用的人才使用策略,以强化人才管理的薪酬激励手段。
2.提升薪酬比例的合理性。在考虑岗位因素的基础上,调整员工薪酬分配结构体系,重新定位固定及浮动工资间的关系,优化薪酬模式。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绩效,也就是员工的基础保障工资。其主要是员工基本工资以及绩效工资等几个方面的薪酬组合,按月发放,比例占年度总薪资预算的30%左右。第二,浮动分配部分。这部分工资应该采用绩效考核的形式来进行分配,通过固定奖金与岗位评价的20%薪酬来进行搭配,改变传统的奖金分配形式,把企业员工50%左右的收入与绩效考核工资进行挂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