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校在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忽略了往来款项管理,在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及时清理债务,有利于加强高校的资金周转,增加现金流量,防止资产流失,因此加强高校应收账款管理势在必行。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一)预借差旅费。单位职工因公出差往往会先到单位会计部门借款,作为出差的费用,待职工回来以后,以差旅费报销单和有关发票结账,多退少补。
(二)职工借用款。单位职工因特殊原因,需要借款时,往往想到单位,要求借款暂用,一般单位会考虑职工的具体困难,以职工本人的工资作为应收账款的还款方式,从职工的工资中扣还。
(三)外借备用金。在一些单位,账面上往往出现借给个人或有关单位的周转金,到期后,理应全额收回。许多高校多年来无人过问,长期挂账,甚至有的对方单位早就不存在,形成呆账。
二、高校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一)借款人借款无计划现象。有些高校的职工存在借款无计划,无预算的现象,借款后未及时向学校归还债款再加上还有些高校对个人和外单位借款后,不规定还款时间,事后也不及时催要欠款,借款人长期占用大额备用金,不及时偿还,很大程度上占用了高校的内部资金。加之有的高校对应收账款管理不严,未要求借款人及时还款,在借款经办人调离原单位后,该项应收款项无法收回,而造成死账。
(二)
监督缺位,监督不力。一些高校借款监管制度不严,借款人消帐不及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清理,随意欠款现象严重,清理力度不够,单位领导对往来款项的管理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时间较长的往来款项,领导不管,会计人员不问、债权债务无法查清。诸多原因造成高校内部应收款项越来越多,造成应收款项管理上的混乱。
(三)财会人员财务管理缺位,专业知识不强。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政策不熟,业务不精,有些应收账款在进行核销的时候,会计科目混乱,账目不清。同时,会计人员工作失误也会造成错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应收账款使用的会计科目、名称不相同及不及时的进行对账的现象,这种记账的误差会导致平时经办人来查询个人欠款情况时出现遗漏,导致会计信息的片面性和不真实性。单位会计人员由于岗位调动,在办理移交手续时只管账户总额,对明细项移交不清,导致错账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有的单位旧账还没有清完,就又挂起新账,导致应收账款的金额过大、笔数过多、挂账时间过长,更增加了清理的难度。
三、改善高校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高校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
高校财务人员必须重视应收款的管理,意识到管理应收账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会计核算单位应该严格按照高校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应收账款,客观真实地记录所有发生的往来款项,并及时定期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同时对学校员工和学生加大还借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那些能及时还款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那些不负责的人员做出一定的惩罚和处理。
(二)加大对欠款的催收力度
财务负责人要重视内部往来财务的清理,将其作为日常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每半年或一个季度进行应收账款的清理,设专职会计人员进行清理,要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对新老债款进行清理。除了采用传统的清收方式外,还可用债务重组等方式,解决长期存在的债务异议问题以及大额债务拖欠问题。要加大采用法律手段清欠的力度,对需要进行诉讼的案件,及时清理并移交律师事务所起诉,达到多渠道、多手段清收老欠款的目的。对于那些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及时办理报批手续,对于那些无需偿还的债务办理相关手续后做调帐财务处理,不要让那些成年老账长期挂账。
(三)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应收款项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财务素质很水平。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财会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利用学到的财务知识对进行专业的管理和监督。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监督
建立和健全高校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每笔应收账款在发生之前,要提前约定好还款时间与还款方式,以便及时催缴此笔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发生后,要及时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