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的含义:
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信贷的一种,它是指农村信用社将货币借贷给债务人,约定一定期限让债务人偿还本金,并支付一定利息的金融信用活动,它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广义的信贷其实是从属于商品或货币,由于农村信用社贷出的一般专指货币,因此农村信用社贷款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信用行为。这里说到贷款营销就不得不讲一下“营销”一词的含义,“营销”一词来源于市场营销学派,可以理解为是与市场挂钩的一种商品行为,可以将贷出的货币看作是特种的“产品”,债务人支付的利息看作是该“产品”在市场流转中盈利所获得的报酬。因此,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在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进行的满足客户需求、有利益、有步骤、有计划执行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及促销和分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借贷方和债务人需求的一种信用行为。鉴于贷款营销是有风险的一种放贷行为,所以加强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分类
1.按借贷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借贷;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中期借贷;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含五年)。长期借贷;借款期间在五年以上。
2.按借贷资金的用途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指借贷人将资金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周转或者临时性产生资金缺口而向农村信用社借款。固定资产贷款;借贷人出于投资目的,自己资金不足需要向信用社借款用于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行为,这类贷款之所以被称为固定资产贷款,主要是出于投资性,资金回笼需要一定的周期,通常为中长期贷款。
3.按有无担保划分:信用贷款;是指没有任何担保,农村信用社只是出于你个人的信用状况为你借款,由于风险相对而言较高,这种贷款的额度相对来讲比较低。担保贷款;指借款人或第三方按照程序依法提供担保,这里的担保有人也可以是物,因此还可以细分为承诺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相对而言,后两者的贷款担保形式在风险控制上会更好。
4.按贷款的自主权划分:自营贷款;这笔贷出的钱往往是信用社通过合法经营的方式(如贷款获得的利息等)筹集的资金,进行自主放贷,这种贷款形式的风险是由信用社承担,产生的利息和本金等收益由信用社获得。委托贷款:它往往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者某个个人的合法资金提供给信用社,由委托人确定贷款发放的对象、资金的用途、具体的额度、利息的利率,然后经信用社进行发放,这里信用社就成为一个受委托的角色,帮助委托人发放贷款,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收取利息,并协助收回本金,从中获得报酬,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5.按贷款的风险评估划分:正常、可疑、关注、次级、损失贷款。
三、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房贷业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审核,要尽量减小信用风险,规避不良的借贷项目,避免借贷出去的资金成为不良资产,造成损失。
2.流动性;货币只有在市场中流通才能发挥其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明显,农村信用社所借贷出去的资金也毫不例外,因此,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流动性,既要保证能将借贷出去的款项按时收回,在确保资金安全无损的情况下还要有能将信贷资金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出的必然要求。
3.效益性;通俗地讲,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社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无一例外同属于盈利性机构,在满足了借贷人的资金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应获得收益,这样才能常保这一模式运作,因此,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的原则应该充分遵循盈利性原则,方便农村借贷者的同时也要讲求经济效益,充分合理运用好手中的信贷资金,努力提高信贷资金的实际放贷效益,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工作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农村信用社需遵守的贷款营销管理制度及原因:
1.审贷分离制度;由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的特殊性,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必须对借贷出去的款项经过严密的流程审核,但是如果审核和借贷出自同一个人或部分,这样的集权中难免会出现暗箱操作甚至腐败,恶意放款,更为甚者发生“监守自盗”,给信用社的资金造成损失,因此,一定要贯彻落实审贷分离的制度,通过横向和纵向以及多人、多部门间相互制约的原则,在信贷业务的办理过程中要严格、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查、审核、放贷及后续的资金经营管理。
2.授权管理制度;是指农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