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派制是由上级单位直接向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委派审计人员,为被委派单位进行审计业务服务,并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一种制度。就烟草行业而言,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审计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职能,创新审计手段,拓展审计领域,打牢审计基础,提高审计效能,建立“双重领导、垂直管理、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审计工作机制,保证省级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强化省级公司的管控能力,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效解决内部审计机构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大型审计项目,保障机构和队伍稳定,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一、审计委派制运行现状及成效
从2010年国家局办公会议决定推行审计委派制起,审计委派制度就被赋予了诸多期望。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行业全面规范管理的步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良好的“免疫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行业内部审计承担起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角色—防范风险、加强内控、增加价值,为企业的正向发展提供助力。于是,审计委派制的推广成为打造一套强大而高效的“免疫系统”的一项新创举被广受瞩目。陕西省局(公司)不失时机,不负众望,积极探索审计委派制实施推进新思路,经过对原有分级管理体制的总结与反思,突破传统的审计管理模式
“瓶颈”,
广泛借鉴行业审计体制改革先行单位的成功经验,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转变审计角色,出台了审计委派管理实施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管理体制。成立了内部审计委员会,明确了职责权限。通过各级领导以大局为重,重视、关心、支持审计工作,顺利完成了各地市审计派驻办组建工作,实现了内部审计由地市级内设到“双重领导、垂直管理、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审计工作机制改革,从审计理念到审计工作机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审计委派制的应运而生及新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广,迅速打开了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新局面,整合审计资源、突出审计重点、统一审计标准、加强审计管理,有效实施审计监督,规范行业生产经营行为、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监督水平,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全面激活了审计派驻办内部审计工作,各派驻办结合当地实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通过监督、评价、报告、咨询等方法,努力开展对驻地单位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同级监督工作,整个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独立性和客观性得到彰显,有效避免了过去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尴尬局面,以监督促规范,以服务促管理,用“有为”赢“有位”。
下面通过对陕西烟草2011年开始推行审计委派制到运行至2013年各派驻办所开展的审计工作进行调查,其所发挥的审计委派作用显而易见(如图1)。
派驻办工作成效对比柱形图
图1 派驻办工作成效对比柱形图
通过实例可以看出,审计委派制推行来,各派驻办工作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以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工程、物资、服务等各项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政策法规为准绳,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建内部审计实施细则等制度法规,明晰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二是积极探索工程项目审计。逐步强化、逐步规范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项目审计,注重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2011年开展工程项目审计272项,2013年完成343项,完成率占2011年126%,就工程审计一项直接经济效益近两年时间达到12039万元。三是专项审计调查持续推进。2011年,全省各派驻办完成专项审计调查9项,2013年完成专项审计调查23项,完成率占初期256%。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挖掘有价值可破题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审计调查项目,有效发挥审计派驻办“监督驻地”的职能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四是审计日常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各派驻办在审计关口前移、加强经济活动过程监督方面取得了新进展。2011年审签合同233份,2013年参加工程投资、物资采购等过程监督与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共500余次,审查合同1130份,提出建议130条。各派驻办注重日常审计监督,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坚持原则。内审工作的监督、控制、评价职能能够着眼于为公司管理服务,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审计内涵,在查错纠弊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企业经营、管理、内控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审计职能由查错纠弊向管理服务延伸。五是持续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各派驻办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推行“1+N”审计模式,与专项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相结合,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