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及其重要性 1.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绩效管理的定义并不统一,在笔者看来,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通过交流和沟通,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管理职责、员工绩效等相关内容进行拟定,最终将绩效管理内容确定下来。
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言,往往从事相关工作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对于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并不关心,一旦加入绩效考核内容可以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可以根据绩效考核成绩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惩罚,在绩效考核制度下奖励和惩罚更具有公平性和透明性,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益。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及存在问题
1.对绩效考核理解不到位。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少数事业单位还是偏于形式主义,不重视绩效考核前期和后期的相关内容,没有和员工一起针对绩效考核相关事项进行商议,单纯地将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检查和监督手段。
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法存在偏差。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少数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中更多的是参照其他类型企业的考核办法,虽然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希望有所创新和有所突破,但结局并不理想。参照其他企业绩效考核措施并不能与自身适应,错误的方法无法实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由此可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应符合自身特点,以实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为宗旨选择绩效考核的方法。
3.不重视考核结果,缺乏激励制度。绩效考核并不是对员工进行等级划分,而是以此督促员工进行相应整改,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式,以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从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情况来看,虽然一些事业单位已经认真对待考核结果,并制定了健全的激励制度,但少数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的结果并不重视,且在绩效考核成绩颁布后也不进行相应整改,加之奖惩制度并未规范,使考核流于形式,偏离了绩效考核的最初目的。
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产生的原因
1.考核目的指向不准确。导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理解欠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绩效考核目的指向不准确,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事业单位员工进行监督和管理,更是对单位员工的督促和促进,希望通过绩效考核提升员工能力,以帮助员工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2.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造成绩效考核方法偏差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无论是照搬其他单位的绩效考核模式,还是一味追求创新都不是科学的方法,应考虑自身单位性质,按照自身单位要求,制定与自身单位符合的绩效考核方式。
3.考核反馈渠道不顺畅。事业单位不重视考核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绩效考核反馈渠道不顺畅,员工在完成绩效考核后,并不能收到相关的详细考核结果,也不确定自身在哪些考核项目中存在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奖惩制度不明确,导致员工缺乏动力。
四、促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建议
1.提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绩效考核顺利实施和完成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对考核的重视程度,只有相关管理者和员工都重视绩效考核,认识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绩效考核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才能帮助事业单位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科学选取绩效考核方法。在明确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之后,选择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更加重要,事业单位可以参照其他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但不能完全照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与自身单位相符的绩效考核机制。
3.加强绩效考核反馈环节,重视考核总结。重视绩效考核反馈是实现绩效考核目的根本方式,只有管理者和员工重视绩效考核结果,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正确的评价,员工才能在绩效考核中有所收获,而绩效考核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
五、结语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中存在诸多问题,要从提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科学选取绩效考核方法以及加强绩效考核反馈,重视考核总结的角度出发,保障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阳望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吴取智.核地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行为缺陷与思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