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合作银支行内部控制与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近年来,农合行N支行围绕省行党委确定的“内控管理年”的要求,从加强全体员工合规教育,培育合规文化,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管控能力着手,围绕构建我行内控建设长效机制,培育合规文化;同时在全行建立了《业务操作风险评估报告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查找深层次原因,完善内控制度,营造合规文化;积极在全行落实每日必查、每周自查、每月固定自查制度,加强对容易引发案件的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要岗位管理与监督检查,有效控制了全行高风险业务与环节的违规行为发生。但从上节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来看,N支行内部控制从设置适当性和执行有效性方面都尚存在不足。
  N支行内部控制基本覆盖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贯穿各项业务环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行内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注重员工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以有效防范风险;不定期举办合规知识竞赛,引导员工自觉学习强化效果,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要求各部门对各个岗位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要求;支行内部建立了员工考评系统,力求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支行一直致力于内部控制执行力度的提高,行内狠抓落实,努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大部分员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但仍存在部分员工对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了解不深入,未严格执行的情况。
   一、在风险评估方面
  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特征,按诱发风险的原因,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N支行在经营过程中,也主要面临这些风险。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的过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的前提。风险评估包括对风险点进行选择、识别、分析和评估的全过程[25]。
  风险评估的过程大致为:首先制定商业银行的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性目标;确定内部及外部资源以及能够发现主要风险的步骤和手段;建立风险偏好;划分管理风险责任;采用一贯性的步骤使控制活动与具体风险及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
   二、在运行控制方面
  控制活动是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控制手段和风险控制技术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控制活动包括制定控制措施和执行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确保管理决策顺利实现的政策、制度和程序。N支行内部控制活动现状主要通过以下几项业务体现:
  1)


贷款及其他授信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健全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


  2)

存款及柜台业务
  商业银行存款及柜台业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对基层营业网点、要害部位和重点岗位实施有效监控,严格执行账户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防止内部操作风险和违规经营行为,防止内部挪用、贪污以及洗钱、金融诈骗、逃汇、骗汇等非法活动,确保商业银行和客户资金的安全。
  3)

财务与会计管理
  N支行非常重视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为规范财务与会计工作,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防范财务风险。(1)

在制定了《N支行财务费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出台《N支行业务费用管理办法》、《N支行交通费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了支行财务费用管理的具体内容、核算口径,明确支行财管运营部为财务费用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明确了在财务费用管理中条线管理、立项审批、逐级审核等管理原则;对于业务费用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方式,将各部门业务费用额度的核定与部门业绩相挂钩,加强投入与产出的制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了部门业务费用的自我管控。(2)

按照相互牵制的原则设立财务与会计工作岗位,明确财务与会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并制定财务与会计工作考核办法,在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中做到了制度明确、职责明确、考核明确,较好的规范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财会工作质量得到提高,风险得以防范。
   三、信息与交流方面
  N支行的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业务网和办公网,信息可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横向的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进行传递。外部客户信息主要通过业务网获取,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业务网进行客户信息的维护和银行业务的办理;办公网则主要用于内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信息在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传递主要由办公网来完成。
  N支行建立了一系列内部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制度,主要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