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业务简介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是指对机车车辆机械、电气等部件进行检测与维修,检修过程需运用清洗、检测、测量、探伤、试验等技术,根据故障机理和检修工艺和规范综合分析,从而完成机车车辆维护与维修作业。
二、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行业发展概况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设备行业是轨道交通行业的配套产业,其发展过程与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紧密相关。
2007年之前,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发展较平缓,配套的铁路机车车辆检修设备的需求量和技术含量相对不高。2007年以来,我国铁路客运快速化及货运重载化进程不断加快,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保有量不断提升,为满足其检修需求,2007年3季度以来,原铁道部规划建设7个动车检修基地、52个动车运用所、7个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铁路检修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并且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2006年之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对较为缓慢,对检修需求量不高,配套的车辆检修设备也相对简单。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量增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十五”期间建设投运里程平均每年新增80公里,
“十一五”期间新增运营里程185.20公里,“十二五”期间的第一年2011年新增运营里程228.00公里、第二年2012年新增运营里程359.00公里;车辆数量由2005年末的2,364辆增加至2012年末的12,611辆,新建车辆段和停车场等检修场所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检修设备需求较为旺盛。
三、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行业发展历程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设备行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以最初人工手动检修为主,采用常规通用工具进行作业,随着机车车辆装备技术不断提高,通用工具手动作业无法满足检修的技术要求,专用的检修设备逐渐随之发展起来。机车车辆检修设备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简易工装阶段、机械设备阶段、自动化设备阶段、成套设备阶段、智能检修系统阶段。
随着行业的发展,检修设备的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机车车辆部件、检修数据、状态信息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将各检修设备及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将检修过程、检修工件、检修工艺等检修信息相叠加,实现物流、作业流、信息流在线和离线的高度集成,进一步实现智能自动化系统平台的高度整合。
四、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设备行业是轨道交通行业的配套产业,受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规模影响程度较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高速建设阶段,机车车辆保有量及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推动了本行业的快速发展。
1、铁路市场需求
(1)检修设备更新改造需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传统客技站、编组站、整备场、机务段、车辆段等机构配置基本覆盖我国的路网,检修模式和体制比较稳定,检修设备也是在原模式和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近年来,每年更新改造投资规模为约2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3-5年仍将保持这一规模。
(2)动车组检修设备需求
2007年3季度开始,原铁道部相继建设了北京、武汉、广州、上海4个动车检修基地及25个动车运用所。其中,动车检修基地设备累计投资金额总共超过40亿元,平均每个基地检修设备投资规模10亿元左右;动车运用所检修设备的累计投资金额总共超过25亿元,平均每个动车运用所检修设备投资规模1亿元左右。
根据原铁道部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还将新建西安、成都、沈阳3个动车检修基地,27个动车运用所,检修设备投资规模约为30亿元和27亿元。
(3)大功率机车检修设备需求
2009年8月开始,原铁道部相继建设了天津、广州、武汉、哈尔滨、上海5个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检修设备累计投资金额超过40亿元,平均每个大功率基地检修设备投资规模约为8亿元左右。
根据原铁道部规划,未来3年还将新建西安、成都2个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对应的检修设备投资规模约为16亿元。与此同时,针对新型大功率机车的运用维护的需求,原铁道部正在规划新建机车运用维修段,以满足大功率机车的运用检修。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铁路机车车辆检修设备市场需求总量约为173亿元:其中动车检修基地和动车运用所检修设备投资规模约为57亿元;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检修设备投资规模约为16亿元;传统机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