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和力量。在企业领域,统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企业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统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统计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包括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内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开发建设统计信息资源,改造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方法,实现统计信息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共享、管理和发布全过程的信息化。统计信息化是新时期统计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现代企业统计的必然要求,当前,信息化手段已经从辅助性工作向统计业务的核心工作转变,高效率的统计核算、信息传输、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有利于全面整合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销售、决策等效率和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认识统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信息化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企业统计的高度信息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框架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应是一个相互交错的信息网络,由信息来源、企业内信息子系统及信息交换系统组成。企业统计信息由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组成。内部信息来源于企业日常生产、销售、管理各个环节中相关部门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单位;外部信息可以来源于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也可以来源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的税务、工商行政机关等。这些统计信息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企业内部信息子系统,比如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系统等。这些信息子系统按照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管理职能划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统计
信息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根据需要交换和转移。企业内外相关人员根据需要和相应的权限访问经过加工处理的统计信息。
  三、目前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决策者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欠缺,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决策者的切实支持,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企业的决策层与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对网络信息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从而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效果不佳。
  2.统计信息的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信息资源并非完全公开的,这牵涉到一些商业秘密与国家机密。然而,在处理、保存和传输统计信息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一些统计信息的安全问题。
  3.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不够统一。纵观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难发现,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不够统一。不少企业未设置专门的领导与创建专业的机构,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较差,不懂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知识,致使得企业的员工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够清楚,

不注重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由于受到统计报表格式、统计标准、基本统计单位不统一的限制,从而影响了准能够统一,统计信息资源与统计核算企业经济共享。
  4.

专业人才缺乏,难以适应统计信息化要求。在统计信息化进程中,专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统计人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是具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老员工,一类是企业引进的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少相应的操作经验大学生,遇到紧急事件难以处理,既具备新型管理技能和统计相关专业知识,又掌握网络信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统计信息化。

                 

 
  四、解决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策略
  1.

加强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宣传,提高企业决策层和管理人员统计信息化意识。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业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开展统计信息化知识宣传活动与培训,普及统计信息化知识,提升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统计信息化意识,培养员工利用统计信息化的能力,让更多员工深入了解统计信息化并支持这项工作,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
  2.

企业要注重人才引进与培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企业要引进懂得计算机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