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本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营的顾客导向和价值链的整合等等,使传统的管理理念面临新的挑战。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人本管理思想日益突显。本文从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方面予以简述,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人本管理思想以人为管理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主体,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实现预定的目标。
1.


转变人本管理下的价值观
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就会导致畸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
1.1强调主体参与。人本管理的实质在于充分肯定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的最佳效益。企业贯彻人本原理就必须把员工看成管理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力。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相互推动的力量。
1.2尊重员工人性。尊重和理解人,是搞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事。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人格,给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其次要一视同仁,给员工公平感。及时肯定员工的点滴成绩。要加强人际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1.3促进“人”的发展。员工的个性发展和成熟是主、客观不断适应的过程,是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管理者应为员工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4增强服务意识。“管理就是服务”是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员工是管理主体,尊重其权益,理解其价值,关心其生活,并且提供可靠的途径,创造优厚的条件,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2.人本管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激发员工的超我动力,在价值观层面上形成共识。营造和谐、快乐、积极的氛围,让员工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凝结共同认可的敬业、执着和创新,让员工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形成遵章守纪、精益求精和严格执行的习惯,真正把员工融入组织,实现“双赢”。
2.1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企业表明如何生存的主张。愿景要简单明了,有前瞻性和挑战性,有艰苦性和可操作性。
2.2加大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必须反复灌输才能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实施首要的是文本的宣传。宣传媒介可以选择文化宣传手册,企业文化发展纲要,企业员工手册,企业内部报刊,企业局域网,企业历史纪事的光盘、书籍等,力求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2.3增强企业领导执行力。培植企业文化,要由企业领导层抓起。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影响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尽其才,把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使员工的综合回报最大化,从而使企业产出最大化。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高绩效、充满幸福感且敬业的员工。
2.4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文化制度层面的落实关键是要做好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工作,把企业文化与招聘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培训体系建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相结合。同时,在员工培训中重视企业文化培训,把企业核心价值观遵守与否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与激励机制、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实现相结合。
3.人本管理下的劳动用工
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都是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事相宜,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潜能,降低用人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
3.1灵活运用用工形式。企业要提高用工效率,就要充分采用多种新型用工形式,并灵活应用。如

“阶梯式用工,动态式管理”的用工制度。
3.2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根据企业内部岗位的重要性和可替代性,对员工劳动合同分类签署。保证既能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能及时利用劳动力市场更新人力资源结构,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危机感。
3.3建立公平竞争制度。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建立对流程负责的责任体系。在晋升问题上不拘泥于资历与级别,对有突出贡献者实行破格晋升。使每个员工在努力工作中得到任职资格的提升。
3.4消除利益分配不均。在报酬待遇上,人本用工模式强调向优秀员工倾斜。工资分配实行基于能力的职能工资制。在利益分配上,坚决推行在基层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以责任与服务作为评价依据的待遇系统,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
4.人本管理下的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4.1加强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一个复杂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