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邮政物流网点建设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邮政电子商务城乡发展模式研究
  随着的农业化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基于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的明水商品流通市场,邮政完全可以借助电子商务以及邮政自身强大的网络功能,进一步建设“工业品进城、农产品下乡”渠道,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发展,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是邮政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带来加速发展的良好战略机遇期。
  二、邮政电子商务城乡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电子商务城、乡发展模式,实现邮政电子商务目标,邮政需要依托公司及自身两个层面,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循序开展。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保障体系。
  1.技术保障方面要整体规划和部署,改造升级邮政信息化系统,打造能满足“支撑服务运营”三大战略目标的一体化邮政电子商务综合平台。
  2.运营机制体制方面,要明晰组织架构及各层级职责,充实专业人才,加强培训,建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激励机制,规范社会渠道的拓展与管理。
  3.客户管理及服务保障方面,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升“邮乐网”实时在线咨询服务水平,改善物流配送服务,优化退换货机制,提升客户体验。
  4.扩大合作方面,扩大与社会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改善招商机制,加强与产品供货商及当地特色产业的合作。
  5.政策扶持方面,加强沟通,争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建设信息技术整体平台
  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这个电子平台上从事的各种商业活动,平台建设是邮政各项业发展的基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的建设是决定邮政能否通过电子商务获益的关键。邮政应搭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电子商务平台,它应具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计、建设、配置和升级,基于开放标准并且灵活,具有高可用性和安全可靠性。继全国邮政电商平台、短信平台、邮乐网平台、商旅业务平台、自邮一族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平台整合的系统。
  四、完善运营机制与体制
  加快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运行高效、责任明晰的管现运营机制。因此,必须通过健全管理体系,理顺内部关系,优化人力资源,改进业务流程等途径,提高效率。
  1.理顺电商关系与职责分工
  发展屯子商务对邮政在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目前五类专业化经营(金融专业、函件专业、报刊专业、集邮专业、电商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电商专业的内部关系与职责分工,设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为县及以下区域统一设置部门机构。其中:业务支撑部负责技术、财务、行政等支撑工作;线上业务部负责线上业务的经营管理及互联网市场的开拓工作;线下业务部负责线下业务在实体渠道的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工作;客户服务中心向客户提供在线或离线的查询及咨询服务,负责渠道维护工作,这种基本能实现市场信息快速响应的扁平化组织机构,可以初步满足邮政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和服务的要求。
  2.加快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加快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是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邮政可考虑对小部分销售型人才、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通过外部招聘渠道得以引进,大部分的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可以通过邮政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从内部挖潜来实现。
  3.强化渠道电子商务物流经营的规范管理
  让邮政建立城乡多个物流业务网点、“便服务站”和“农服务站”,集中物流优势资源,邮政屯子服务物流。规范村邮站“村村通”布放的流程,规范便民站(村邮站)的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与质量管理。
  五、改进客户管理服务方式
  依靠电子商务农村物流网依靠平台上产生的各类客户信息资源,改善线上线下的服务。
  1.电子商务物流网点是在邮政积累的广大邮政客户基础上,形成邮政企业珍贵的客户数据资源,海量客户通过电子商务综合消费平台,产生各类个人基础及消费偏好信息,可以据此开展有针对性地业务引导和个性服务。
  2.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网点揽收、投递的物流基础服务水平,揽收和投递坏邮政屯子商务物流服务的起点和终点,服务能力和形象对电子商务物流网点的有影响。所以,电子商务物流网点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改进和提升邮件揽收、投递水平,提高线下配送的时限等服务质量。实现与邮件综合处理平台的信息互通,以优化派揽流程,促进派揽效率的提高。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