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供热企业在我国是自然垄断性行业,供热来源和供热价格都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因而具有区域性、管网半径局限性和较强公益性的。我国供热以居民集中供暖为主,供热范围以秦岭-淮河以北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以及青海和西藏为主,主要供热介质为热水。但近年来随着供热企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发展,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显得更为突出,这不仅可以提高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客观上还有提升供热企业社会效益的作用。
  一、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即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即两者呈负相关的关系,成本越高则收益越低,成本越低则收益越高。因此,要提高收益就必须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特别是伴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供热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精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和加强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成本管理有利于增加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为“利润=收入-成本”,所以降低成本是增加供热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加;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更快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抑制利润的下降。即使是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供热企业,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存受到威胁,也难以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加重纳税人负担,对国计民生不利,从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2.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供热的保障能力
  供热企业在供热过程中,外有政府课税、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下,内有职工改善待遇的压力。供热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其中,降低成本是最主要的。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供热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可以提高安全边际率,使供热企业获得良好的运转;而当提高供热价格时会引发用户的抗议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而在降低供热企业成本上下功夫,可以避免这类外部压力。成本降低了,才有力量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或者提高职工待遇。
  3.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供热企业的发展
  把供热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国际水平上,才有利于供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改进或者成本管理,成本降低了,可以降低供热价格,在供热价格降低的前提下,用热用户的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供热服务质量,促进供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供热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管理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不利于供热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人民供热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供热企业成本管理中现状
  1.成本管理市场意识欠缺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但是,目前的供热企业中存在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的表现,一是意识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热企业的服务能力的提高,实际上需要通过降低供热企业成本。二是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供热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例如,通过降低供热质量,提高企业利润,将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所以正确的成本管理市场意识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现代的管理方式降低供热损耗和成本,从而提高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范畴狭窄
  在供热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影响下,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并且传统的成本管理范畴过窄。主要是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供热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供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环境、新挑战,只重视单一性的成本管理,将会造成生产管理上的失误,不利于供热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
  3.成本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供热企业的发展历经了从国有计划经济到市场化的逐步进化,在行业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带有原先计划体制下的管理弊病,在旧的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并不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许多供热企业都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