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和公共资源信息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公允、相互可比的特点,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要想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具有大量的会计专业双语人才。因此,培养出更多的此类人才成为了当前高校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2.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双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2.1双语教材的建设与课程的设置缺少系统性
随着高校会计专业双语人才教学的开展,大多高校开始采用全部或部分原版英文教材进行教学。但是英文的原版教材和我国会计专业课程的体系设置不相符,且用英文所编写的相关学科资料与中文教材相比极为匮乏,容易使学生的学习链出现断裂。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但是许多都还处在尝试的阶段,对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缺少统一规划,没有使双语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2.2教学方法缺乏活力且单一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并没有依据其专业课特点与双语教学要求进行探索、制定与会计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相符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严重缺乏,从而阻碍了教学灵活性的发挥及学生积极性的调动[1]。在实际教学中,双语教学早就变为了英语课堂,学生的精力主要都放在了英语的学习上,或是直接将英文教材当成一种摆设,老师干脆采用汉语来授课,使教学方式得不到创新。
2.3缺少专业的会计双语教师
由于国内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起步比较晚,使双语教学师资资源严重匮乏。国内大多高校在开展外语教学的时侯,过分注重其词汇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非英语专业的老师虽有较强的外语阅读技能,但听、说能力却比较差,无法运用外语来进行进行交流;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虽然具有很强的英语说、听、写、读能力,但却又缺少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
2.4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对双语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
影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是高校学生的外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英语运用的能力也比较差,且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相对较欠缺,尤其是说、听能力更是不尽人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开设双语教学就会使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英语水平较高同学无法学到有用的东西,还会使专业与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效果造成影响。
3.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3.1加强对双语教材的建设
在对双语教学进行编写时,需以核心课程、技能课程、知识课结构顺序作为主要的导向,并遵循注重素质、突出技能、强化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目标是对通才型的高级会计专业双语人才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可以用英语来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递、情感表达、解决问题。双语教材的课程内容体系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导向,可以在内容中适当增加国内外比较经典的案例,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将英语作为工作的语言来完成会计工作。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不断增强,最终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双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2]。
3.2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
新的教育形式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联系起来使用,让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互相配合。老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外语水平高低不同且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因此老师在开展双语教学时一定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可以依据学生英语水平与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用汉语、英语同时进行教学,必要的时候要用汉语对英文理论或概念进行相应的解释,达到教和学双赢。
3.3增强对会计专业双语老师队伍的建设
因为受双语教学特殊性的影响,要求双语老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丰富扎实的外语基础,较强的读、说、听、写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让双语老师在对外对内的交流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此外,老师可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让双语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3.4对高校的会计双语科目考试体系进行改革
要对高校的会计双语科目考试体系进行改革,就必须对其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评分体系等进行全面的完善、改进。考试内容的改革要求对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