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 2017毕业论文下载

2016年3月23日举行的博鳌亚洲“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的分论坛上,我国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我国雾霾的污染主要是由燃煤和燃油的碳排放造成的。我国想要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应从碳会计信息披露出发,全面了解企业碳排放的情况,加强企业对于低碳法规的重视。卿玲丽等[1](2016)认为由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发展缓慢,监管不严,导致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既不完整也不规范,完善我国企业对碳信息的披露变得极为重要。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企业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织,应当从长远出发,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延莉等[2](2013)也认为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正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不断恶化、我国雾霾污染越发严重,关于二氧化碳减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企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考虑自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2.经济外部性理论
社会经济的外部性是由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产生的,是指在市场上,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影响。传统的会计信息仅仅反映了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无法提供其对社会带来的收益或者成本。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由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无法了解企业掌握的碳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人员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长远发展,获得良好的声誉,应主动披露碳会计信息,促进社会形成“主动披露碳会计信息—获得良好声誉—政府支持、公众信任—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披露碳信息……”的良性循环。
3.信号传递理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管理层为了吸引投资者,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者股利政策向外界传递信息。在碳经济模式下,企业为了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政府的支持,碳效益好的企业会通过主动披露其碳会计信息,为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声誉。在向外界传递其效益良好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筹资上的好处。王小红等[3](2014)对陕西省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也发现效益好的企业资源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二、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
根据《CDP2011全球报告》可知,虽然碳经济备受关注,但和国外相比,我国企业主动全面披露碳信息的情况依旧不多,披露的碳会计信息也不够规范和完整。周惠明[4](2014)认为我国企业低碳经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识淡薄,这也和我国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有关。为了推进我国对碳会计信息进行高质量的披露,本文从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两方面对构建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以下建议。
1.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目前,国内外对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借鉴国内外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观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碳绩效信息。一般企业的绩效信息包括碳排放的战略(碳减排的目标和计划)、碳排放情况(是否超过国家排放指标和污染环境程度)和碳治理情况(碳管理制度)等。碳绩效的相关信息一般都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定性信息,和财务没有直接的联系。若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也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
第二,碳会计要素信息。由于我国对碳排放测量技术的限制,企业很难全面对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所以,本文选择了既符合现实情况和披露要求又容易操作的碳会计要素披露内容。
2.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由于碳会计信息有定量的信息也有定性的信息,企业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对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第一,直接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企业可以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通过加入上述六大碳会计要素和传统会计要素共同列示在财务报表中。通过单独设置碳项目,反映企业的碳资产和负债。同理,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企业关于碳项目的收益、费用和现金流量等。
第二,编制单独的碳会计报告。企业也可以参照传统的财务报表,单独编制碳项目有关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虽然制作流程较为复杂,但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第三,编制低碳报告书。企业可以用表格、文字或者图标的方式列示无法进行货币计量的碳绩效信息。
第四,其他方式。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内部工作会议记录、董事会报告或者重大事件报告等形式对企业存在的碳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
四、结语
近年来,低碳经济受到国际热捧,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对碳信息的披露上。为了更好地对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应该从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出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