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研究背景
    2001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金旅工程”,是旅游部门参与国家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国家信息化工作在旅游部门的具体体现;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第五条和第十条分别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这表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首先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12月,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任务,写进了《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年1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颁布《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用三年(2012-2014年)时间,初步建立信息化、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的北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以上系列文件为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智慧旅游的发展基础,智慧旅游发展必然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二、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智慧的概念还没有一致地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定义:叶铁伟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1];张凌云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 ICT)集成,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为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变革

智慧旅游的建设目的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实现游客的个性化定制,尤其针对日渐兴盛的散客市场;第二,为企业提供服务,尤其是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变革为众多中小旅游企业( SMEs) 提供服务;第三,实现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无缝整合[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便捷游客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3]

    综上,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应该更具人性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三、体系构建
    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进行建设,不同的专家学者分别持有差异化的观点:孙佩川认为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服务子体系包括旅游资讯网站,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服务热线和多媒体触摸屏解说系统[4];张萌等认为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电子、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和旅游宣传图卡三个方面[5];谷艳艳认为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电子政务网、旅游宣传资料、旅游公共标识、旅游资讯平台等要素[3];何池康则把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和旅游解说系统服务划分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之中[6]

本文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划分为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旅游网络信息系统和旅游公共标识系统三个子系统,其具体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

(二)对策建议
1、构建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应是系统性和科学性的

系统性是指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既包括现实中存在的咨询中心、公共标识等实体服务,也包括网络咨询等虚拟服务;既含有人的要素,又含有设施设备的要素;既涵盖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