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十分常见,主流网络媒体也多方面宣传涉及
从微文化视角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点的影响,探讨对策
课题组以江苏省宿迁学院大学生为例调研分析,共发放不同年级与相近性别比例的调研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
同时结合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分析
1.大学生使用微文化平台的比例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已完成第37次编制工作,指出中国网民已达6.88亿,其中超9成为手机用户
在用户使用的网络服务中,20~30岁的年轻人更青睐于APP端,占据网民的主体
微时代的悄然而至令微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大学生作为最主要的微文化用户,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
2.微文化中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比例低
但在微文化的关注中,仅54.7%的大学生能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有7.9%的人就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有2.1%的人群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必要
同时,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代表就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中,只有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导向
由于仍然处在学习与成长的过渡阶段,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未能形成较为全面的、完善的、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
在微文化盛行的时代,各种文化交互碰撞,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困惑大于责任,迷茫多过信心,盲从多于理性,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易存在的问题
微文化以一种以聚沙成塔、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其出现标志着社会文化传播有、新的转型,有了新的思想文化交流平台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微文化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样
然而事物的两面性也同时展示出来,微文化传播在丰富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同时,却也影响着正确价值观的践行
1.价值观易混乱
很多商家抓住大学生价值观还未定型的特点,打着西方文化节日的旗号来推销产品
平安夜时,苹果曾被炒作卖到50元人民币一个,而一个包装精美的苹果价钱更高
但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来临时,大学生的关注度却低很多,很多人还不明白元宵、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底蕴
近几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诚然,文化无国界,在西方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是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但并不代表其就会优越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大学生中很多人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在受到微文化负面影响的冲击时,会大幅度降低识别与抵御能力,会趋同或沉迷于西方文化之中,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甚至对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进而对自身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最明显的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2.功利性易突出
微文化是一多样性的自由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亚文化,大学生在缺少监督与理性指导下易走向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