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目前,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压力较大,这其中既有企业用工偏好的问题,也有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还有就业指导不足的问题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既需要民办本科学校、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也需要企业、社会各界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破除就业歧视

  一、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用工存在歧视

目前,整个社会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偏见,许多用人单位对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存在用人歧视

在人才招聘招考中,一些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民办院校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或限制民办高校毕业生报考、报名等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民办高校毕业生因此失去很多公平就业的机会

对民办高校学生而言,用人单位的用人歧视,不仅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伤及他们的就业信心


  2.供给需求结构失衡

国家号召和鼓励民办本科高校立足于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本科职业教育

但一些民办本科高校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转型走职业教育之路是“降低身份”,难以接受

因此,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和突破,没有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结合,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都是“老本科”的那一套,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造成人才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3.就业指导相对薄弱

目前,很多民办本科高校未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必修课,也未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而是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选修课来开,就业指导教师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既不能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对全体学生的广覆盖,也不能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师资的专业性,更谈不上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民办本科高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模式比较单一、内容相对简单、缺乏专业性等问题,学生往往不能获得就业方面的专业、有效指导


  4.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学生就业归根到底是每一个学生个体自身的就业因而,自身素质是学生个体就业中的决定性因素

进入民办本科高校学习的学生,往往存在基础相对薄弱,自制力较差等问题,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其次,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不愿意到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就业;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读的学校不够“硬气”,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不敢面对就业竞争

  二、民办本科高校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以人才质量为根本,破除用人歧视

用人单位对民办院校毕业生的用人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民办本科高校唯有正视自身差距,走内涵发展道路,树品牌、抓特色,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切实瞄准市场需求,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好用能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社会对学校良好的口碑,才能从根本上破除用人单位的对民办本科高校的毕业生用人歧视


  2.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

民办本科高校在各专业设置课程时,要切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牢固树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思想,注意与社会需求接轨,突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不能固守传统,照搬照抄研究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

民办本科高校要成立自己的课程研究小组,既要研究市场需求,又要借鉴公办院校,更要关注学生就业创业现实需求,使课程设置既扬长避短又突出自身特色,符合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3.以就业指导为重点,创新学生工作

民办本科高校要创新学生工作,将就业指导融入到日常学生工作中,围绕学生就业创业开展系列活动,如模拟招聘、就业大赛、职场礼仪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邀请成功校友或知名企事业高管或HR进校开展就业指导、职场解读,提供更直观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还应广开渠道多为学生联系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4.以职业素养为关键,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注重自己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辩论、演讲、演出等活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通过诚信考试、志愿服务、修身立行等,塑造学生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品格,从而使其职业素养尽早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结语
  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客观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但是,只要民办本科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顺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走质量兴校和特色立校之路,更加重视学生的就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