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式快餐发展势头迅猛,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企业在我国的店面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正慢慢受其影响
我国快餐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较快,但不能与西式快餐进行强有力竞争
中式快餐食品样式多,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且营养全面,更注重养生之道,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式快餐种类少,油炸食品多,容易造成肥胖,且价格比中式快餐贵
尽管如此,西式快餐的消费数量远高于中式快餐
之前有一些中式快餐企业,如荣华鸡、真之味等挑战肯德基、麦当劳,均败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目前,我国的快餐也有做得比较突出的企业,如老娘舅,借此给出几点中式快餐发展对策
1 中式快餐经营现状
1.1 中式快餐前景良好,规模日益壮大
依据来自国内的2007年获得的快餐数据,总的营业数额已超出两千亿元,约占快餐业八成的市场营业份额,年增加率约30%,这一数字远远高出“洋快餐”
我国快餐行业前景良好,潜在的消费者正在不断增多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每年都在增加,根据需求定理,随着人们收入提升,消费市场也将变大
现在是信息社会,时间显得更加宝贵,快餐慢慢成为工薪阶层的不二选择
中式快餐业的潜在消费群正在壮大,从而快餐市场也变得更加诱人另外,我国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作为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国家,我国内部的市场需求更加强烈
据了解,在中高收入的大多数国家中,大概每268人就能养活一家餐馆
相比之下,在我国,约2 000个人才能支撑一家餐馆的正常运营
这些数字表明,中国餐饮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1]
1.2 中式快餐个体经营居多、总效益不理想
(1)个体经营中产品、服务态度、环境卫生不理想,食品缺乏安全,规章制度缺乏
大多数快餐店的中国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快餐食品级,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条例,即使有规定,也不能很好地实现
职工在店里的活动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店主”的单方面看法,在这样的快餐贸易下很容易使职工形成对待工作的应酬心理
个体的食品生产效率低,几乎全都依靠手工操作
(2)个体经营缺乏规模
存在于中西快餐之间的另一个重要的差异是: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连锁经营形式是西式快餐的主要经营模式,而我国快餐却鲜有这种连锁模式,大多数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局部性的连锁经营,较少有全国范围的,全球性的经营模式只能在期待中发展
2 中式快餐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生产缺乏标准化
“快”是快餐的天生强项,但因为我国的烹调技术和菜的种类众多,加之不同的师傅烹饪,很难保证供应的速度和口味的一致性,故在供应效率上逊色于西式快餐
要想在餐馆里依靠工业化程序来提供人们喜爱的食物,我国快餐就必须进行工业化的操作来节省人力物力,显现出快餐本身的便捷性优势
例如,快乐蜂在菲律宾是众所周知的快餐连锁巨无霸,它的食品生产流程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做熟大份菜,而后快速将菜品冻结起来方便物流运输,再由配送中心到达快餐店里
根据顾客的需求,只要取出已速冻好的食物按点餐人数划分为小份再加热便可,这样一来食物的供应效率是相当高的
此举创新使快乐蜂其在本土上能对西式快餐进行有力抗衡
另外,我国快餐自古以来不能脱离手工,故产品质量很难统一控制,会造成如饭菜质量不稳定、卫生不过关等问题[2]
2.2 管理缺乏统一化
快餐是由是一个典型的全体职工参加的服务性行业
然而,我国快餐企业的很多管理者不是集中精力解决管理问题而是在处理问题和投诉
员工需要的不仅是薪资的报酬,更需要公平合理的制度化管理,这方面中式快餐就没有西式快餐做得好,以致员工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工作负荷较大,厨房容易出现脏、乱、吵等现象,使得中式快餐的工作环境比较劳累,员工容易出现厌倦心理,职工之间很可能发生冲突
基层的员工,如服务员、清洁工等,对个人的发展期望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另外,我国快餐企业的员工个人学历及素质普遍偏低,对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看得不够远
2.3 营销缺乏整合性
我国快餐的利润决定我们使用的广告策略不能简单地参照麦当劳、肯德基的广告策略,我们要充分利用“船小好调头“的灵活商业战略战术
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集中了较多的西式快餐和中式快餐,在那里产品的战争是不会停息的
我国快餐业要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的优势,可以选择小城市开店经营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持续攻势
2.4 品牌缺乏民族自主性和竞争力
对自主品牌意识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