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工作的思考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指以专任教师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落脚点和着力点之一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优配强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落实,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配合起着重要作用

新时期,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如何科学合理地选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基层组织工作顺利开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开展方向

  一、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工作的现实状况
  1.工作积极性不高或认识深度不够

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主要组成成员是身在高校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任教师党员,教师党支部书记主要通过教职工党员民主选举产生,一般由专任教师兼职担任

当选的支部书记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一部分是教研室或系(部)主任等身份,或者是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人,这部分支部书记往往有繁杂的行政事务工作或重要的教学、科研任务,在工作中担心党务工作花费精力,对教学、科研工作有影响,从而导致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是由在教学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担任,并且支部书记队伍也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但是年轻的支部书记往往缺乏党务工作经验,资历浅,履职能力参差不齐


  2.角色定位有所偏差或弱化工作职能

一些教师党支部书记对自身党务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对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认识不明确,甚至简单认为党务工作就是组织党员进行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

同时,部分教师支部书记存在行政职务或学术角色,在角色转化上出现职责与职能不明晰,对党组织交付的任务上思想重视不足,以行政事务工作替代开展组织生活,出现执行的虚化、软化或执行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教师党支部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党务工作不熟悉或缺乏工作创新能力

一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忙于自身业务工作,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建知识的学习相对少,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特点认识不够清楚

同时,高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也缺乏针对性,缺少从事党务工作的专业培训,这导致党员发展、政治学习、支部活动等党务工作内容老化,方法陈旧,开展的活动单调呆板,对党员、群众提出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一些带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不能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对支部工作的创新力度不足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的重要性
  1.科学设置教师党支部,优化配置教师党支部书记

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要充分考虑支部党员的组成形制,可由地缘和业缘分布相近的党员组成,以方便支部活动的开展为目标,同时,充分考虑支部成员之间的共同发展目标,支部成员的数量规模适中,从而支部的组织结构也就相对稳定

在配备支部书记时,要改变传统的命令式思维模式,要与时俱进、科学民主地选配出能与新形势、新环境相融合的支部书记

既要充分考虑支部书记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品质、工作能力素质,也要充分考虑教师党支部书记其他业务工作的包容性和可协调性,避免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与支部工作割裂、背离或者精力分散,有效激发党支部书记支部工作领导的激情


  2.合理定位工作角色,有效强化服务型党组织

新时期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对自己的工作角色合理定位,树立主角意识,积极努力处理好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在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下,尽职尽责做好支部书记角色,教学科研两不误

要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意识,能及的、自主地营造新环境,有能力统领全局,有方法凝聚人心,根据支部不同成员的不同特性来发挥支部的组织动员优势,使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提高教师党支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效强化高校党建工作中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


  3.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促进支部书记创新工作能力

高校应建立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和培养提升长效机制,对于教师党支部书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从培训方式、内容设置、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具体是要让教师党支部书记熟悉和了解党务工作,明确职责职权,熟悉工作程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的实务指导,促使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够及时掌握党务工作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业务交流,经常性进行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新平台,创新思路,提升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带动支部组织建设


  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