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针对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主流国家物流管理制度、货运代理模式以及国际语言的高素质、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
在这种物流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双语教学正在成为我国物流管理国际化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物流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人才服务
一、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1. 国际货运代理人具有独特的国际工作特性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的发展,贸易、运输的经营人大都不能亲自处理每一项业务,大量业务需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国际货运代理业应运而生成为独立的行业[1]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和代理人在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运代理的相关活动,其工作的国际交流特性决定了国际货运代理人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相关的英语、甚至其它的语言
2. 国际货运代理涉及大量英文专业资料
国际货运代理的许多专业知识来源于英文材料,特别是在国际货运代理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单据,绝大多数是英文单据
比如在国际海运代理中,学生需要掌握托运单、订舱单、装货单、海运提单等
每个单据都包含十几项甚至几十项的条款内容,涉及众多的专业英语词汇
采取双语教学能更真实、贴切地分析文献中的专业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英文信息,从而在未来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中能熟练操作业务
3.国际货运代理工作需具有国际思维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国际货代行业一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准则等
因此,如何能够引导学生接触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最新发展,如何与未来的国际物流服务行业操作实务相衔接,是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双语教学并不仅仅意味着在教学中增添一门英语的语言,更需要教师借助英语的语言工具,引导学生构建国际物流行业的整体知识框架,向学生介绍并解读最前沿的国际物流法规、技术、单据和合同等实务知识,做到真正与国际接轨
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双语教学师资较为缺乏
一些专业知识过硬但英语口语受限的教师无法从事双语教学的工作;而那些英语口语较好但专业理论薄弱的教师则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双语专业教学脱离了专业本身的教学,变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语言教学[2]
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的高层次一线教师人才相对较为缺乏
2. 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本水平较低,特别是英语的应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较为薄弱
在双语课堂上,学生由于英语语言的障碍而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明确、不规范
在双语教学中,尤其教学初期往往存在“翻译课文”、“专业术语单词课”等误区,致使部分学生感到双语教学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专业英语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普通的英语课,这就是教学目标不明而导致的本末倒置
4. 规范的英文教材尚未普及
规范的英文版教材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无从检验其实际效果
国外教材存在同国内学生能力和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且价格较为昂贵,在学生中普及还存在一定困难[3]
由国内一线专业教师对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改编,使其更符合国内实际的教学情况,将是解决英文教材问题的一个途径
三、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对策和模式探索
1. 师生双方重视双语教学与学习的自身素质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应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将自我培养和引进人才相结合,逐步培养出一批既熟悉外语又精通专业的高层次教育人才
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应将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
比如在本科一年级时,就将专业英语词汇融入到专业基础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并将国际物流管理相关的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作为教学和考核的中心和重点
通过一年级的基础学习,使学生提前熟悉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及其语言应用环境,为二、三年级的双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明确专业目标、技能目标和语言目标
双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以掌握语言为目的,而双语教学具有获取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学习英语语言的三重特征
在制定课程大纲和学习目标时,必须明确区分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