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可行性分析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商务带来了一股“物流热”


而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作为物流的受益人,同时也是物流业未来的掌舵者

为适应发展,高校物流校企合作项目应运而生,这对企业、高校、学生适应未来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项目背景
1.1高校物流校企合作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兴的产业,愈来愈受大家的重视

09年,国务院将物流人才作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可现实中的状况则是:物流企业纷纷表示招聘优秀物流人才比较困难,专业性、灵活性、实践性性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又表示难以顺利进入并融入物流企业

现如今的物流人才“两难”现象昭示着物流人才迫切需要调节“供”与“需”的平衡

这时,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应用而生,校企合作,顾名思义,高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学校以企业为依托进行实践,企业以学校为依托获得人才建立高校校企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1.2理论背景
1、博弈论

在传统的企业合作关系中,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方获得的多时,另一方获得的便少

而在长期的合作伙伴之间则是非零和博弈关系,也就是双方共同努力,一同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了获得这种更大的、长期的利益,合作伙伴之间必须进行长期的合作

因此,长期合作伙伴的合作是一种重复的博弈
2、制度论

对于校企合作伙伴来说,制定健全的与有效的制度执行是校企合作的保证,只有这样,校企合作双方的信任才能建立

另外,校企合作双方履行合约,合作才会继续,校企合作双方才能获得长期的收益

良好的制度环境能保证校企合作伙伴合约的履行,并有利于防止产生机会主义

3校企合作的意义
3.1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作为物流管理的学生,平时学习的更多是物流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接触的实践机会也只局限在模拟阶段,难免出现与实际脱轨的情况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接触企业物流,减少自己与企业实际运作的距离

3.2实验基地的建立
实验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实习基地的建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与金钱,受到学校、专业、老师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物流管理专业在这方面的限制就更多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作为学校的实验基地

利用企业的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甚至实习,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保证

3.3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地方在于,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校企合作项目的建立,使得物流管理的老师,从讲台上走入企业中,将最新理论与最前线的问题相结合,为日后的教学积累素材,增加教学经验

3.4有利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
物流行业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淘宝等电商带来的物流热潮影响着物流的高速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现在也仍属于试水阶段,如何将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成为适应时代潮流的专业,更少不了处在物流前沿的企业的经验

专业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优势,探讨课程组合,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

此外,将企业需要的技术、设备引进课堂,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4校企合作项目的实现
4.1高校、企业、学生三者共同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企业将人才需求与物流问题,培养符合企业自己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结合企业需求,定向培养,结合实际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增加自身教学经验;定向培养的学生既能符合企业需求,又能适应现在物流发展

校企合作使得三方都成为了受益方,达到了多赢的状态所以发展校企合作,是高校、企业、学生三者的共同需求

4.2良好的沟通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础
由于校企合作项目涉及多方的利益,难免出现各种问题,这时要注重双方甚至三方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沟通人员要态度积极,明确沟通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

当出现问题时,要明确是不是单方的问题,需要尽快协调解决具体做法可以是派出专人负责,定期交流

4.3监管机制的建立
从政府到学校、企业,以法律或者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类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义务和在责任

省、市级政府机关应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对于不能履行相应义务与责任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

同时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牵头合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