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场金融危机,使更多企业陷了财务危机,其最常见的就是“资金链断裂”


在多年的激进与扩张之后,是到反思与重构企业财务战略的时候了

如果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对过去繁荣时期惯常的运营、投资轨道和方法进行改善,就可能引发现金流困局,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万德资讯的统计显示:中小板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36.42%,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7.08%

但同时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

268家中小板公司中共有130家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268家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合计为-2.98亿元,同期则为85.16亿元


  这令人堪忧
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报告,经济基本面还将进一步恶化,许多主流经济学家已经调低了对经济的预测,这意味着企业资金链吃紧的状况短时期内将无法得到缓解,更意味着必须重新审视企业中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

那么如何在当前全球遭遇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慎重对待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仔细分析甄别,做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选择,应从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谈起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观点
  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观点评价中外关于财务管理目标问题争议一直较大,根据现有资料,就我国和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几种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一)产值最大化
  在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目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个人利益的多少,均由完成的产值计划指标的程度来决定,这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把总产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

这是由特定时期特定情况所决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目标存在如下缺点第一,只讲产值,不讲效益

在产值目标的支配下,有些投入的新增产值小于新增成本,造成亏损,减少利润,但因为能增加产值,企业仍愿意增加投入;第二,只讲数量,不求质量

追求总产值最大化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重视数量而轻视产品质量和种类,因为提高产品质量、试制新产品都会妨碍产值增加;第三,只抓生产,不抓销售

在总产值目标的驱动下,企业只重视增加产值,而不管产品是否能销售出去,因此往往出现“工业报喜,商业报忧”的情况;第四,只重投入,不讲挖潜

总产值最大化目标还决定了企业只重视投入,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

因为更新改造容易对目前产值的完成产生不利影响,也不能大增产量

相反,采用粗放式大量投入则往往使产值指标易于完成

由于总产值最大化目标存在上述缺点,因此把总产值最大化当作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不符合财务运行规律的

  (二)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该目标在以下方面有所欠缺第一,没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

比如,今年200万的利润和10年以后的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可比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有所不同;第二,没考虑风险问题

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无法简单比较;利润的变化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同时变化

例如,一个每股收益为15元的传统企业,尽管其每股收益上升到20元,然而该公司可能依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投资对象,因为其经营活动固有的风险增长的更快;第三,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年度指标的完成或实现

另外,利润最大化的障碍是它的关键变量即“利润”几乎不可能准确计算

因为利润有很多不同的经济学和会计学定义,每一个定义都有各自一系列的解释

应该看到,利润最大化的提法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当股票数量一定时,股东财富是由其股票价格决定的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该指标有些改进,主要是它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作出较敏感反映;另外,该指标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因为预计未来的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这一目标也存在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