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研究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大学生作为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日常文化生活同样是由多种社会文化交织、互动合成的综合精神现象,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大学生文化生活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对其展开了研究

  二、目前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研究现状
  孙光辉、吴蕾蕾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络文化的现状,研究了信息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网络精神文化培育的措施;何伟军、张志伟分析了大学生生活中网络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指出高校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荆晓艳等和黄玉莉分别对重庆十所高校和宁波三所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上学者从分析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

  可见,目前关于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研究多集中于宿舍文化、网络文化方面,且只针对一种文化内容进行研究,鲜见对其日常文化生活的综合研究

而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是由多方面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来共同组成的,因此,应该对其进行较为综合的考虑和研究

  而对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体文化对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比从前进步,但由于某些消极文化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个人主义严重,不关心集体和他人,表现出一种淡漠的人际关系

因此,加强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建设对娱乐学生的身心、潜移其品性、塑造其灵魂都极为重要,由此可见,适时开展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研究十分必要

  三、大学生文化生活建设的着眼点
  1.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也可说是环境设施文化,是其他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应重视校园布局、建筑物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等,通过自然山水、宣传栏、张贴名人字画和名言警句等,让校园里的雕栏画柱都成为文化符号,承载文化信息,文化含量越高,其潜在的育人功能就越强

同时,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真正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充分发挥物质文化隐性育人的功能


  2.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结合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抓好学风建设,构建起学生主体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增强其自控力,实现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心灵和德才的整体塑造;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与融合,使大学生拥有求真、创新、探索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丰富其精神世界,培育其民族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自由度较高,纪律相对宽松,因此,加强文化建设要遵循“两手抓”的方针,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应着眼于形成积极和稳定的教育与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要从教育实际出发,讲究灵活性,促进学生品质向积极方面发展

对一些过时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规章制度,应及时修改
  4.加强高校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直接展示着大学师生的精神风貌,是高校精神文化外在、人化的表现

可通过加强师资、完善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加强个别辅导与咨询,增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优化其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同时,可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才干,活跃课余生活,丰富日常文化生活

  四、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从总体上来看具有多样性、积极向上的特点,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但由于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功利化、实用化,个人主义依然存在,导致对集体和他人表现出一种淡漠的态度,从而会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