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人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近年来,蓬莱市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实际,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人才工程,实现了人才工作软环境的不断优化


  印发了《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对紧缺急需的产业人才给予安家补助和创业启动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拨付财政津贴,并落实住房、进修等各项社会保障、妥善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印发了《“三百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在全市选拔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引进人才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同时,先后启动了“专家基层行”“专家智囊论坛”等服务活动,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等参与活动达到千余人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有效解决群众生产难题,积极为全市发展建言献策

  印发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详细规划人才队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进行了,对人才使用方法进行了梳理完善,对组织保障措施进行了科学部署;每年投入500万元“人才工作资金”,专项用于人才引进培训等工作

  (二)企业人才引进培养情况
  截至目前,蓬莱市人才资源总量达9.17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数量达到2 23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烟台市级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技师等92人


  1.发挥市场作用,打造人才洼地

每年开展“人才需求大调查”活动,平均举办各类招聘会近百场,参会企业超过千家,求职人员七千多人次;网络求职、招聘专区平均点击量突破10万次,发布求职信息2万多条

每年开展“国内高校大联合”活动,平均向千余所高校发送需求信息5 000多条,定期组织企业参加高校招聘活动


  2.搭建平台载体,提供发展支撑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和资金奖励,对被批准省级以上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的,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二是利用举办国际性活动时机,先后吸引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来蓬指导交流

三是以建设国家级农高区为契机,建设规划2万平方的科技孵化器,吸引高新技术项目、企业、科研院所向园区集聚


  3.创立柔性机制,引来他山之石

每年积极申报专家项目、引进国外专家,近年先后从日、美、德、法等20多个国家引进外国专家200多人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13个,引进新技术、新品种57项,有力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

  二、企业人才引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稳定性不强
  一是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拔尖人才短缺,创新载体与先进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二是年龄相对老化,在未来5~8年,将有近一半的中高级人才接近退休或退休,青黄不接的问题将逐步凸显

三是稳定性较差,外来人才一般以项目为依托,归属感不高,一旦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或家庭情况等因素发生变化,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二)人才吸附能力相对较弱
  一是地域环境及城市发展规模影响

目前作为县级市,受地域环境、发展规模等因素影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二是薪资待遇与我市物价不成正比

目前,山东省蓬莱市薪资难以保障人才品质生活需求,买房难的问题更成为阻碍人才流入我市的重要因素

三是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产能下降

受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影响,蓬莱市企业相较国内其它企业属于“弱势群体”,产能下降直接导致人才需求量的下滑

四是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蓬莱市大部分企业驻地处于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各项配套设施相对落后,难以吸引人才落户

五是人才个人因素

企业人才更重视个人发展,一旦发现无法实现职业规划目标,往往流向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

  三、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优化人才结构,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才稳定性,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大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
  一是采取“总部+基地”的引才方式

针对高层次人才不愿意到县级市的实际,采取人才的档案关系留总部,而工作地点在蓬莱的引才新路子

二是采取“企业+高校”的引才方式

遴选较大潜力的重点项目与对口高校进行匹配,把“共同完成项目”作为人才引进的特殊形式,利用校企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三是采取“项目+专家”的引才方式

以招商引资项目为依托,采取项目、人才“打包引进”的方式,争取达到“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形成一个产业”的目的

  (二)重视培养力度,优化人才素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消化掉、再创新”的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