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 Oliver shelton 在1924 年提出,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包含的范畴有多种观点
社会责任国际(SAI)认为,企社会责任区别于商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之外,还必须对全社会承担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发展慈善事业、捐赠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
欧盟定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对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
世界银行则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会和环境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全面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积极、不规范﹔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全面识别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导致所披露的相关信息简略,使利益相关方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相关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操作实务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并且认为披露形式是指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所采用的表述方式和媒介,主要采用年度报告,年度报告之外的单独报告,大众传媒三种形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信息现状大体归纳如下:
1、披露的形式单一
目前对我国现有披露的形式来观察,还没有采用在现有会计基础上量化的披露,而只是单纯的用文字的形式大篇幅的叙述
让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深入的了解企业具体承担了什么社会责任以及承担程度有多大等等具体的问题,满足不了各使用者的需求
2、 多数社会责任报告选择性披露的痕迹较重,没有披露相关的负面信息,而且数据不够完整规范,缺乏中性而准确的定量信息
对于一些各利益相关方感兴趣的信息,编写较为草率,或者选择不予披露,直接影响了报告的相关性
3、披露内容不充分
通过阅读大量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发现,我国企业披露的内容普遍存在不深入、不充分的现象
即使披露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因没有社会责任具体实施方案及实施的效果、没有微观数字上的表现等,以大量的文字进行简单的叙述应付
三、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对策
1、増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我国的经济活动发展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依然存在很多难题, 而国家政策法规制度和会计准则还不能全面的规定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
因此,企业是否愿意去履行、去披露以及怎样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基本上是取决于企业自身
所以对企业实施一定的措施,使之认识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企业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提高意识的途径很多,首先应聘请相关的学者、政府部门等,对企业进行相关内容的讲座,使企业上下所有人员对社会责任有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周期性的组织开展活动让企业员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讨论,进一步提高意识,并让全体员工换位思考,让员工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管理者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才能使整个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社会团体及相关组织应加大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宣传力度,让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企业不是一个独立体,它的经营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一的靠自己去实现
只要企业实现它的经营目标,并且长期拥有实现目标的良好环境,从而去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是必要的
其次应对与企业生产经营由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者进行宣传
企业的利害关系者包括很多,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之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包括了为企业进行投资的、企业生产所在的社会环境即社区、当地的政府机构等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收益度
第三,加强对整体社会群众的宣传
为提高我国的社会责任,单靠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群众对社会责任的觉悟程度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的有利宣传,使他们意识到所生活在的这个社会环境必修保持平衡,才会有现有安稳的生活环境使消费者意识到绿色消费对整个消费市场非常有利
2、增加社会责任报告中定量信息的披露
对社会责任的分析一般是从企业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包括经济成本投入与经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