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莲塘镇客家文化旅游探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广西贺州莲塘客家人我国众多客家人的一个分支


数百年来,贺州莲塘客家人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在我国掀起文化旅游的热潮下,莲塘客家文化应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

  一、莲塘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独特的民居建筑
  客家民居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具有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变异,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等多方面的内在特征,同时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等价值,是我国甚至全世界研究客家人历史文化历程的重要物证

  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仁冲村境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它是典型的客家建筑艺术和古代客家人智慧的结晶,素有“广西第一围”和“江南紫禁城”之称

该围屋历经历史的沧桑,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

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占地20多亩

整座围屋的建筑平面呈方形,错落有致地布局着屋宇、厅、堂、房、井等,并筑有高墙与外界相隔,具有江南建筑的风格和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回廊、屋檐、挡风板、梁柱等雕龙画凤,雕工精良,富丽堂皇,极具文化内涵;了望台周围分布着合理的枪眼,防御系统齐全,具易守难攻的特点

莲塘客家围屋不仅在性能上具有抵御外侵、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而且在内在上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古老独特的民居建筑、精雕细刻的梁木家具、岁月漫长的农家作坊、热情豪迈的客家歌舞、五味俱全的客家饮食、感人至深的历史传奇

  (二)特色地方饮食
  莲塘客家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制作独具特色的客家菜系和风味小食,既吸收了各个历史阶段的饮食习惯,又兼具有南北方的饮食特点

总体来看,莲塘镇客家菜的主要特色为“咸、肥、香”,向来“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大部分以肉食为主,以家养禽畜和山地野味作为菜肴的主料;从烹饪方式来看,莲塘客家菜以焖煮为主,追求香浓,味重,下油相对较多

食疗文化在客家饮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客家人的食疗菜肴主要为山林中的野生食用植物清明节制作的艾糍,就是以从野外采集的艾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

酒文化历史悠久,酒是莲塘客家人平时用于交友待客的必需品,逢年过节,寿诞等喜庆日子里,桌上更少不了酒

而莲塘客家人饮用的多是自家用糯米酿制成的黄酒,这种黄酒富含营养,能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利于补血养颜、活血怯寒,有效用于抵御寒冷、预防感冒,更是客家女性坐月子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三)多彩的民俗和节日
  莲塘客家民俗节日种类多彩,除了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还有自己特有的民俗和节日

客家人常说:“六月六”的太阳最“苦”,只要把东西拿去见太阳,什么虫都可以杀死

于是,客家人形成了在这天将衣物书籍搬到室外晒太阳的习俗,因此“六月六”又被称为“曝晒节”或“太阳诞”

该习俗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末夏初之际天气渐热,空气变得潮湿,此时的衣物书籍极其容易受潮生霉,虫豸等大量孳生以衣物书籍为“作料”疯狂蛀食并繁殖

客家人将作为“曝晒节”,主要是这天利于杀虫去霉,保护衣物

部分客家地区在“六月六”这个节日里,还有另一个独具特色的风俗——吃节,在夏收将临丰收在即之际,客家人家家户户杀鸡招待客人,庆祝夏收季节、五谷丰登的到来,谁家的客人越多,就代表这家人一整年的运势越旺


  即使是庆祝传统节日,客家人也有独特的习俗
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客家人闹元宵的习俗与其他民系一样,是客家城乡人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盛宴,但也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莲塘客家人会用游大龙、“古事”、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来庆祝节日

同时客家人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后,还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这是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的美好意愿

另外的一个习俗是,在元宵节或早几天的日子里,上一年喜获幼子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高挂大红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喝酒,在这时,户主会抱着去年才刚出生的男婴,向先祖神位参拜,再参拜长辈,作为长辈,也会给“利市”表示祝贺,这些全部完毕后众人在开始畅饮

吃过该“灯酒”,男婴就算正式进入家族,名字也将写入族谱

一个儿子挂一个红灯笼,哪家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儿子越多、人丁兴旺、家族繁荣

此外,莲塘客家人特有的习俗还包括:成年礼仪、寿诞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以及信仰习俗等,这些习俗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四)丰富的民间艺文戏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