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新区位于沈阳城区南部,规划面积120.6平方公里,整个用地呈东西狭长的新月形
新区处于沈阳市对外经济联系的门户位置,浑南之于沈阳,犹如浦东之于上海
浑南新区性质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集科研、教育、金融、商贸、生活居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
新区的开发在新世纪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将成为东北地区新的投资热土
浑南大道位于浑南新区的中心位置,是贯穿新区的主干道,同时也是浑南连接其它城市的主要通道
在新区的整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设计浑南大道,西起沈苏快速干道,东至石庙子,全长20公里
道路红线分为120米和80米两种宽度
浑南大道被誉为东北第一路,设计中要求突出“大北方”的朴实、豪爽、宽广、简洁,同时又不失细部变化的原则,作为我们的理解
在整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利用“绿色浑南”、“动感浑南”、“科技浑南”、“人文浑南”,提出本案的理念–浑南印象
以“浑南印象”为主题,并将此理念融入每一个节点空间,在整体大骨架的支撑下,每个空间都要求与整体主题相统一,并且深化提炼,尽可能的对主题进行完善
整条道路除起支撑作用的用于体现“大北方”特点的主干种植外,道路两侧的景观空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规划地用地性质的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的用地性质需要满足不同的功能空间,并将其空间形象化
用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动与静的结合等手段营造丰富多样的多层次景观空间
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弧线造型来源于奥体中心的外轮廓线,直线元素来源于浑南大道及东北的率直的个性)
由于浑南大道沿线较长,两侧20米绿地空间在本次的规划中共设计休闲空间22处,并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适当调节空间密集度,达到疏密有致,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用景观园路将各空间进行连接,形成一体
3.实施措施 浑南大道两侧存在着不同的用地性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特点决定了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体现不同的景观主题
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奥体中心作为整条道路的主要空间之一,奥体中心南广场采用四周视线有开有合的形式进行设计,在视线和空间上半开放;同时将历史,奥运,科技,和谐这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贮入到空间的设计之中,一支奔跑的球队通过道路奔向奥体
对面的奥体中心成为园区的借景和对景,而主要园路则成为一个景框,从而和水体形成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主要园路,可以远远地看到其他相连节点
惟妙惟肖形成在视觉、触觉、听觉、时间这四维空间整体的完美统一
在浑南大道两侧的绿化带中根据周边的用地性质所需要的功能,共设置22处景观节点(其中北侧9处,南侧13处),通过两条不同的故事线,共同体现“浑南印象”的理念主题: 浑南大道北侧共9处景观节点,以“成长历程”作为此处的故事线
自西向东结合全部节点空间展示一个历程,即:一粒种子从埋入大地,到萌芽、张叶、分支、疏蕾、开花、传播、最后结果、收获(成为种子)的一个全部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
它既是成长的过程,寓示浑南新区的成长:从最初的起步、发展、到后来的辉煌灿烂,同时也是浑南新区收获的过程,在不断的发展中收获成功的果实和喜悦
浑南的发展既是浑南经济的发展、社会地位的发展,同时也是浑南科技、运动、和谐、生态的进步
在具体表达方面用散置于地面的大卵石代表种子,同时人们还可以用来坐靠;萌芽节点处将坐凳的支撑设计为从地面长出的嫩芽形式;张叶处节点设置一处景亭小品,形式为张开的叶片,墙面上镶嵌张开的叶子形式隐喻此节点;依此类推以后的几处节点均采用类似的手法进行,目的在于给来到此处的人们休闲空间的同时增加景观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浑南大道南侧共设置13处节点,将故事线定义为“人类社会发展史”,自西向东结合全部节点空间展示一段历史:一段人类社会从起步到进步,再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通过“徒步”(原始社会人们步行,活动范围极小,用脚印的形式进行表现)、“马车”(随着社会的进步马车出现,人们可以日行百里,用在拉丝线上镶嵌金属球的小品形式进行表现)、“探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人们对自走式车辆的幻想与探索:1420年的滑轮车、达芬奇的草图、1649年德国钟表匠汉斯赫丘的发条车出现,此处设计为墙面的浮雕)、“铁路”(1825年第一条铁路诞生,人们可以日行千里,设计时用一条钢轨表现)、“汽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