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毕业论文下载

1     存货概述
  存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在生产、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物料等


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盈利的重要物质载体

一般来说,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仓储成本、订货成本

企业只有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进行科学的控制,才能保障企业顺利的生产经营周转、才能将存货变现顺利的销售取得盈利,只有将存货持有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提高存货周转率,才能保障充沛的资金流,使得现金流正常流动,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2     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采购阶段–成本控制不力,权责划分不清
  成本控制不力

存货取得成本在存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占用的资金量也较大,确定合理的采购批量、合适的采购价格尤为重要

我国企业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型企业并没有合理的规划采购批量,缺货之后才通知供应商提供商品或原材料,这样偶发的订货行为不利于控制存货采购价格,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提高了运输成本、没有享受批量订单给予的商业折扣,又没有规避市场风险

同时很多企业的供应商较为固定,缺乏同业竞争之间的比较,缺乏相应的市场调查,不利于企业取得价廉物美的存货


  权责划分不清

存货的采购、验收、保管往往由相同的人负责,没有明晰的权责划分

这一管理模式给仓库主管及部门相关人员谋求私利提供便利

同时,仓库管理人员能很好地保管存货,但对存货质量缺乏相应了解,由他们负责验收只能保证存货的数量,不能保证存货的质量

甚至有的供应商以给仓库主管回扣的方式提供以次充好的存货

存货质量不好直接导致企业商品质量不过关,影响企业形象及信誉,阻碍企业长远发展

2.2   存储阶段–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
  有的企业仓库管理人员在对存货进行验收入库后随意放置,原材料、产成品混在一起,价值高需重点看管的存货同价值低不需耗费太多人力的存货混在一起,不对存货进行系统的分类、摆放、维护、管理

仓库管理人员只注重看守住存货,不定期对仓库进行打扫清洁

存货面临毁损、变质的风险,存货价值未得以保全,存货完整性遭到破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有的企业没有安排相应的会计人员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导致存货账实不符时,不能对相关负责人及时追究责任;没有安排专人检验存货的质量,导致需要存货时发现存货不符合质量要求,造成企业不能按时完成订单,支付违约金,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企业信用

2.3   发出阶段–计价方法不当,领取控制不力
  某些企业在对存货计价时采用先进先出法

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谨慎性原则,先进先出法在商品市场价格普遍下降时较为适用,没有多计利润,少计成本

但当市场上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时,会高估利润及库存存货价值,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

同时,在存货领取方面,企业存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在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备用品等价值较少的存货控制上管理力度不够,各部门随意领取上述存货,没有相应的领取额度的预算及计划,导致资源浪费;先领取存货,再开出库单颠倒流程或者不开正规的领用单据,导致账多库少,账实不符;员工随意进出仓库,公司内部人员偷窃存货,外来人员浑水摸鱼盗走存货

  3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3.1   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成本包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仓储成本、短缺成本,涉及采购、存储、发出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需综合考虑上述环节,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为存货管理提供便利

企业需灵活运用,使得存货购买量及购买价格在合理水平,降低存货总成本

同时企业在取得存货阶段应做出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

存储阶段仓库管理人员需保障存货数量、质量,避免其发生变质、贬值

发出阶段应严格控制,了解存货流向、动态,账实相符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晰职责权限
  存货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加大了管理难度

企业需按存货种类、存货用途、存货价值等标准分类,分开摆放,分别管理

如ABC分类管理方法按存货重要程度分别管理,分清了主次,突出了重点

对于存货的采购权、验收权、保管权、领取权应授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