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实践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研究热点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标准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内涵式和规范化发展轨道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教育核心问题,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都分别提出了相关目标与要求,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

  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颁布《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年,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这些都是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以不方式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中高职衔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构建教学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目标和要求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各类职业院校也积极响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就广东省而言,自2010年开始实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其中试点专业之一

随后,连续启动两批共20多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前几年,教育部职成司组织高职高专教指委会研究制订了一批专业教学标准,为我国教学标准的研制开创了先河

然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职教领域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相对薄弱

如果这些工作长期滞后,不利于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丰富及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不利于我国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深入,制约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可见,从规模化扩展到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规律,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建立和健全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深入全面地、系统地探索

  (二)研究意义
  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通过对已有相关成果的综述,以终身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为指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概念、理论及其内在关系的解读,探讨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方法技术,构建出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及相关制度

从而,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决策及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旅游专业建设水平

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通过中高职课程结构的整体化设计和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标准的开发,实现旅游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另一方面,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是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必备文件,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把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中高职衔接、第三方评价等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中,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更多、更高水平的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更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

而且,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开发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带动相应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在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