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外企业纷纷入驻中国,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竞争压力,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外包来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内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新课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现有企业的主体,具有经营规模小、技术实力弱、融资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得它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从而正确识别和评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据调查,仅25%的国内中小企业采用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大部分企业担心面临外包商的信誉、服务质量与收费等方面的风险,且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法律规范还不太完善,因而这些企业拒绝采用外包业务
因此,为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问题研究非常必要
一、研究背景
国外对企业外包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Wikipedia定义外包为企业与第三方就某些业务签订契约的过程,如产品设计或产品制造等
Brown and Wilson认为外包是从外部资源获取服务的过程
Gilley等给外包一个更全面的解释,认为外包是一项策略性的选择,可以给整个组织带来潜在的倍增效应
Lee和Gretchen认为小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交给外包商,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因为规模较小的公司拥有的资源和技术水平都有限,只有将有限的资源利用提高效率,才会取得更好地发展
Rodriguez在总结业务外包优势的前提下,认为专业雇佣组织可能与其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聘请专业雇佣组织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是可行的
Gilley等总结了外包存在的风险:变革减少、来自外包商的竞争、交易成本上升、管理费用分配和关税
伊恩·本提出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风险:放弃差异性、与员工关系破裂、合同风险、承包方发生问题
国内对企业外包理论的研究始于近几年,多为介绍性或阐述性文献,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概念、形式、利弊及风险等方面
彭正龙和姚黎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或全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交由外部机构,从而使人力资源部门从大量的行政类、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内外资源的整合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赵曙明指出,中小企业外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招聘、培训、工资发放、福利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林牧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源自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适导致的风险,企业外包项目选择引起的风险以及外部环境风险
因此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层的专业素养训练,使其对外包风险有深刻认识,从而制定更周密的外包计划
王维和封明认为,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三方面风险:企业内部风险、外包商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
为了防范外包风险,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素质训练,审慎选择外包商,加强外包流程监督
从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国内的相关研究资料也比较欠缺,因此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识别及控制进行研究,期望能给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意见,减少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提高外包成功率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企业只有在正确识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才能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的过程
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人们一方面根据历史经验、感性认识,通过判断、归类等方法对现实或潜在的风险进行鉴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各种客观资料和风险事故的记录来分析、归纳,从中找出各种明显和潜在的风险和损失规律
Logostic today杂志分别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外包可能存在的风险,即外包战略风险、外包执行风险、外包选择风险及外包管理风险
这四个方面涵盖了整个外包过程必须涉及的内容,首先是企业战略上对外包的选择与否;然后是在确定了外包之后,对外包商的理性选择;接着是外包之后企业与外包商的合作关系维护及企业内部运作;最后是对外包质量的评估,如图1所示
外包战略风险
外包选择风险
外包执行风险
外包管理风险
图1 外包的风险流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的基本流程
1.从外包战略角度进行风险识别
本阶段企业需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认识,结合自身规模大小、业务类型、财务状况及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