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的表现
  (一)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是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的效果


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等,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事项或情况在财务报告的信息露内容中却没有得到反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但现行财务报告中却忽视了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决策的效率以及决策的正确性

另外,财务报告中表外信息如表外企业融资方式和表外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等信息披露太少,不利于决策者及时高效地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二)信息披露的历史性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会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以小搏大”,蕴含着无穷机会与风险,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

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以提供历史信息为主,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恰是事业的前景状况

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

  (三)财务报告模式单
  企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处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要与各个层面进行联系,具有众多信息使用者,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以及其他与企业有相关利益联系的群体都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单一,采用的是通用的标准格式,虽然对于企业来讲较为经济,但却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区别;并且,现行财务报告依旧是以股东为主要报告对象,很少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披露,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根据传统会计惯例,现行财务报告一般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企业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变化非常快,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较长的报告周期也为企业进行幕后交易制造了时间条件

  (五)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会计报表上都是以货币表示的绝对值来列示所有的信息,但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因此,有时报表上所反映的信息并不能代表真实情况

同时,假设货币本身价值不变是将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但实际货币在运动中的价值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就使得在一些情况下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与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发生偏离

除此之外,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要通过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整理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判断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务工作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这样很容易使会计报表带有粉饰色彩,不利于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反映

  (六)现行财务报告往往忽视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我们遵循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应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和整个社会相融合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对社会各方应尽的义务

企业应通过财务报告来反映自己在改善能源利用状况,减少污染等不良行为,这样财务报告才可以真正做到融社会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应鼓励企业出具社会经济责任报告,这样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加强有关人员对企业的社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