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但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被无节制、无规划的开发与破坏,使得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
而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高度倾向于适应自然与社会
生态旅游以其全新的旅游消费观念和高品质的旅游环境为特点,满足都市人渴望释放城市中紧张、喧嚣、嘈杂等生存压抑的需求,迎合旅游者“回归自然”的潮流
生态旅游以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生态的可承载力为基础,与循环经济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追求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旅游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kurain)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旅游方式是不对其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不断充实
简单地说,生态旅游就是把旅游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具体来讲,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
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保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不论生态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作出贡献
二、秦皇岛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基础和优势
近年来,秦皇岛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来抓,生态旅游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够
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及其认识程度,极大地影响着秦皇岛生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在一些开展生态旅游的景区,多数居民对生态旅游不甚了解,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
更有甚者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利益,造成对资源的破坏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居民较低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使旅游区不文明行为比较普遍
(二)生态资源的特色不足
独特的、稀缺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是旅游资源整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来源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层面众多
但是,近几十年的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观光度假”和“休闲疗养”上,缺乏创新和突破,致使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精品
在旅游资源趋同的情况下,要吸引潜在旅游消费者,显然是很困难的
(三)生态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秦皇岛在整合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上,宣传力度不够,创意也不够新颖
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导致宣传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开拓较慢
另外,参与宣传的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低,没有发挥出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益
(四)旅游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秦皇岛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到旺季都会有大批的临时导游、住宿餐饮服务人员上岗
而这些经过短期培训的人员,不具有良好的基本技能,也没有丰富的接待经验,从而很难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同时,面对生态旅游这一新生事物,有一些经营者自己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准确,导致生态旅游业的某些项目无序发展、盲目上马
三、秦皇岛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一)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
秦皇岛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强对生态旅游区居民保护环境的教育,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居民深入了解生态旅游,理解生态旅游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影响,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应该利用标语牌、公益广告,同时结合一些保护环境的活动,向居民及旅游者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科学价值,让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生态旅游意识
(二)努力发掘生态旅游新热点,确立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