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旅游贸易是否存在逆差
近几年,对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收支平衡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讨论旅游贸易逆差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一下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
旅游服务贸易,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事旅游业的人员通过运用能够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的同时取得报酬的行为
以中国旅游研究院蒋依依、杨劲松等为代表的专家认为我国存在旅游贸易逆差
根据《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2013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同比2012年下降3.5%,入境收入为517亿美元;境外消费高达1.29千亿美元;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预测,2015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入为518亿美元,出境旅游花费在1 800亿美元,逆差为1 282亿美元
虽然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为代表的旅游专家认为我国不存在旅游贸易逆差,但通过上述数据对比,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确实存在,并且通过对历年我国旅游出入境收支数据研究,可以发现进入两千年以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差阶段(2000-2008),除2003年以外,我国开始出现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顺差大幅增加再到顺差慢慢减少等阶段;第二阶段,逆差阶段(2009至2015),开始出现逆差且逆差不断扩大
二、我国旅游贸易收入变化的原因
(一)我国旅游市场竞争力较低
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较多,一直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通常采取美国经济学家家巴拉萨首创的国际竞争力测度工具——“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这一指标能更清晰地反应出一个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当0.8﹥RCA时.代表本区域的与其他地区相比服务贸易的相对竞争力比较弱;而仅我国从2008年到2012年的RCA分别是0.768、0.712、0.708、0.711、0.709
显然,我国的旅游市场竞争力还是比较弱
这不仅由于我国的旅游产品单一有关,还与我国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有很大的关系
(二)我国货币总体上升值及物价的不断上涨
汇率的变化也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当我国货币升值将会使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价格降低,贬值的结果相反
我国货币的价值不断上升,如2001年我国货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与2014年相比增长约为34.7%
同时,我国物价不断上涨,截至2015年我国的CPI屡次出现新高,由于旅游活动也是一种非生活必须品,其价格上升需求会迅速减小,从而减少了入境的旅游市场的收益
(三)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及宽松的出境政策
随着国家的经济迅速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也在直线上升,截至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与2013年相比增长达7.4%,人均GDP达到46 531元
由于我国旅游不断发展,我国旅游者在国外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很多国家开始积极与我国合作,截至2014年9月,已有151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双边旅游协定,允许中国旅游者以团队的形式到该国自费旅游,并进行团队签证
三、如何提高我国旅游贸易收入
(一)鼓励外国游客入境政策的完善
2015年既是“十二五”的收官年,同时“十三五”也即将拉开序幕,为了改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我国必须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给予重点的支持,完善外国旅游者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减免关税政策、放宽入境签证等政策鼓励国外旅游者入境旅游,从而增加我国的旅游收入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结构优化
为更好地增加我国入境旅游的收入,就要优化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结构
第一,增加跨境交付的平台,要充分把旅游与最新的消费模式融入到一起;第二,提升入境游客消费的满意度,让游客通过旅游手机APP、互联网等方式对其旅游品质评价;第三,突出商业存在的作用,在重点客源国开始组团社,为客源国居民提供多种营销服务模式;第四,扩大自然人流动规模,鼓励我国旅游人才到国外从事旅游工作的同时,也为宣传我国旅游产品作出贡献
(三)加大发展我国旅游业力度,增强我国旅游行业竞争力
我国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
为增加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急需加大我国旅游业产品的开发,同时通过鼓励中国公民到国外客源国开设旅行社,宣传我国旅游形象,根据当地游客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加、“互联网+”等平台树立我国旅游产品形象
认真研究旅游竞争市场旅游产品的特点,并与我国旅游产品进行客观的对比分析,制定可以的产品及营销方案,打造特有的旅游品牌,提升我国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我国出入境旅游的相关基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