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据统计,2014年国民人均出游率超过3次,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过渡时期阶段,面临着形式各样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症下药,才能发挥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政策和发展不协调
我国旅游业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理论的提出却是滞后的,相对应的旅游业产业政策与现阶段的实践不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程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环境要求不对称
国家旅游局每年制定大量政策性文件未能很好地契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这使得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目标仍然处在研究和实践的探索阶段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失衡
我国的城镇化进行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快速发展,可是很多地方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形象工程等大肆开发自然资源,加之缺乏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的行为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资源浪费严重,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人们追求利益的牺牲品
譬如云南漓江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的,人们对漓江的开发程度超过了其承受限度,这造成了漓江水体污染严重
(三)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精神消费自然而然地发生巨大的变革
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张必然需要大量配套设施,如旅游项目、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等
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促进了旅游业的兴盛,但“揠苗助长”的旅游业必将导致对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过分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旅游业产业结构失调,偏离追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对旅游资源管控不到位
现阶段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实行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是监管部门分割严重,相互之间权责界限不够清晰,工作关联性和协调性不强
如旅游名胜区归属于国家住建部门,而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却归属于国家林业部门;我国的地质公园归属于我国国土资源部门,而博物馆和文物等却归属国家文化部门,这造成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清晰,部门监管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吸取长处,摒弃糟粕,在探索中不断进取
(一)完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具体根基,不断丰富完善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所以,与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旅游行业参与者扶植、旅游规则的具体制定和旅游产业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明细
期间少不了与国内外旅游业相关研究机构组织的沟通交流,通过具体的舆论和形象推广,促进旅游业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健全公共服务基础旅游设施
城镇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各种功能设施的跟进,而旅游业的发展又需要一个全局化的视角,所以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城镇化的轨道中尤为重要
比如,城镇化的发展将促进城市相关交通业的系统完善,为城市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服务,而旅游业在便捷的交通服务之上,也必将为旅游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方面服务,吸引大家对当时旅游的注意力,从而增加收入,反过来促进当时城镇化发展
(三)探索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
学习国际成功案例,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公园管理部门,使其能够对森林公园、博物馆、风景区、各类保护区等统一管理,由相关部门单独授权旅游业相关服务的管理,且拥有特定的行政预算机制
在制度层面保障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严格遵循国家规定控制好生态环境容量和游客接待量直接的关系,在相关规章制度的规范下,真正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布局合情合理是旅游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要充分健全相关环境制度、政策制度等内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突出社会效益的重要地位,科学的产业结构必然促进社会进步
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对旅游业相关服务的升级改进促使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杜绝对旅游资源的浪费,积极突出旅游产业的自我特点,不断更新换代,增长生命周期
(五)发挥人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