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旅游的国际发展现状
自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旅游就是旅游业践行这一理念在全世界广泛被研究和应用
国际上对生态旅游比较广泛使用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是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形式
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以人和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虽然生态旅游的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了,很多组织和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生态旅游的目的确有基本相同的认识,即保持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更好地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二、黄山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SWOT分析法)
通过SWOT分析法比较全面的分析黄山旅游发展的现状从中找到问题为解决提供比较合理的方向
(一)优势
1.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文化底蕴
黄山自然景观资源是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由于其地形经历了造山运动及底壳抬升,在外界自然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黄山七十二峰各具特色,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各处山川的特点,故而常有人提到“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从古至今不断被开发,其文化底蕴不断积累,人们观其景,品其茶,寓其意
将文人墨客个人感情及时代文化留在了黄山
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又有“五胜”之说,即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
黄山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自古就是养生的好去处,只要合理开发大力倡导即能形成很好的生态旅游品牌
2.地理优势
黄山地处中部地区,交通便利,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距离很近,同时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联通西部的交通有了很大改观,也很好地促进了黄山旅游业的发展
(二)劣势
传统资源开发遭遇瓶颈,生态旅游开发力度不大
随着黄山地区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到了瓶颈,目前黄山景区主打的是自然旅游资源,而没有将人文资源与之有效结合,或没有深入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渴望通过与自然的接触来释放自我
虽然黄山地区也早已预见到了这种发展的大潮,但真正起步较晚,力度较小
(三)机遇
生态旅游兴起的大环境
虽然黄山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目前生态旅游的市场正在不断壮大,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健康养生的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在旅游的同时加深了对自然的了解,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教育意义
(四)挑战
1.国外同类型生态旅游项目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开发,以及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外旅游市场的开发程度更为成熟,对国内游客有着很大吸引力
这些都对国内旅游市场带了冲击
2.传统旅游方式根深蒂固
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要承当环境保护珠子额,走生态旅游路线,传统旅游方式在短期内可以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虽然今年来的生态旅游观念推广方面有进步,但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更多是定位在消遣娱乐上,旅游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观念淡薄
推行生态旅游要从观念上转变,可以想象到必然会产生阻力
三、黄山生态旅游现存问题
(一)片面最求经济效益,忽视自然承受能力
在过去的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中,没有科学计算过黄山地区生态对旅游的承受能力,很多情况下,黄山地区对进山的人员数量是不限制的,由于我国的假期制度及人们出行的习惯,造成旅游人员在一年中的五一、十一长假集中进入黄山景区,于是出现了不是看风景而是看人海的现象,同时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备及旅游人员素质的缺失,产生了很多问题
这些都对黄山地区生态造成了破坏
(二)生态旅游标准模糊
生态旅游标准模糊不仅仅是黄山地区的问题,由于我国在态旅游开发上起步很晚
目前,,对开展身体旅游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评估,生态旅游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指标,旅游项目和设施建设的环境评价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及技术指标等都是空白
四、解决黄山生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