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实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1、浙江省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
1.1浙江省老龄化现状严峻
  截止2013年底,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据《浙江省2010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按户籍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89.03万人,占总人口的16.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3.87%;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21.0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35%,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6.41%,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66倍,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

  目前,全省90岁及以上的长寿老人14.85万人,其中百岁老人共有1234人

全省纯老家庭人口有200.21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37%

老年人口发展呈北高南低的区域差异:嘉兴、湖州、舟山的老龄化系数位列全省前三位,温州老龄化程度最低

据省老龄办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省享受基础养老金的老年人有578万人,月人均养老金60多元;享受当地政府、集体提供的养老生活补助金和高龄津贴的老年人56.88万人,补助金月人均214元

1.2住房反向抵押国际经验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称“倒按揭”,指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保险机构,由其对投保老人的年龄、预计寿命、房屋的现值、未来的增值折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将房屋价值化整为零,按月或按年支付现金给投保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老人可以在获得贷款现金的同时,将继续享有房屋的居住权

相应的金融机构或保险机构在老人去世后获得房屋的产权,另作他用

  在国外,反向抵押贷款是以房养老最为成功的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

据估算,约160万收入不到贫困线1/2的美国老年妇女在参加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厚,提高了她们的生活收入

65.3万尾处于贫困线的老年妇女能够提高其经济地位,收入可以超过贫困线的20个百分点

可见,在美国,反向抵押贷款的推出,大大改善了美国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反向抵押贷款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保障压力,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1.3住房反向抵押国内经验
  在国内,早在2004年底,中国保监会计划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全国几大重点城市,试点推出主要面向老年群体的住房逆向抵押贷款的寿险品种

2013年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介绍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情况

  “以房养老”各地试水
  南京:倒按揭南京模式:南京汤山“温泉留园”,此前已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

该园规定拥有本市60平方米以上产权房、年届六旬以上的孤残老人,自愿将其房产抵押,经公证后入住老年公寓,终身免交一切费用,而房屋产权将在老人逝世后归养老院所有

  上海:上海的“以房自助养老”初定做法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产权房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房屋买卖交易,交易完成后,老人可一次性收取房款,房屋将由公积金管理中心再返租给老人,租期由双方约定,租金与市场价等同,老人可按租期年限将租金一次性付与公积金管理中心,其他费用均由公积金管理中心交付

  香港:内地热议以房养老,通过将自有房屋抵押贷款,用作支付退休金

类似措施香港政府在2011年即推出安老按揭,又称“逆按揭”计划,允许年龄在55岁以上的香港居民,将个人名义持有的楼龄在50年以下的住宅物业向银行提出按揭

计划推出至今,香港按揭证券公司共接获459宗申请,借款人平均年龄为69岁,每月领取的年金平均为13700港元

2、 从三个角度探究浙江省推行“以房养老”的利弊
2.1抵押住房来养老,老年人能否获益
在浙江省,举例而言假定有一个富翁老人以评估价值5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2.6万元;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2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1万元

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都能支持上述价格,能满足大部分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但对于拥有评估价值在30万元或以下的产权房的一对老人就不能独立适用了

假定有一对老人都有退休金,按浙江省最低养老金标准(职工当年年平均工资40%,浙江2012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340元)来算,可得每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