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古镇开发与建设——以金佛山天星小镇为例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以巴渝文化为特色的天星小镇是依托国家森林度假公园金佛山,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度假理念和新的环境品质”为目标,新打造的感悟自然、修养身心的度假古镇,为金佛山增添高品质自然人文休闲版块,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的金佛山正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旅游5A级景区,也给天星小镇注入了更大的生机


另外,独特的巴渝文化沉淀、处于重庆市近郊的地理优势、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也成为天星小镇的旅游特色

  一.文化特色旅游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存在着,市场观念淡薄、质量意识不强、旅游人才匮乏、旅游产品品味不高等问题

据统计,旅游产品的雷同率高达81.2%,高雷同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文化内涵,因此发展文化特色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内,文化特色旅游概念形成于20世纪末

伴随旅游产业的逐步升级,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才能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开创自身的旅游特色产业

深入挖掘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不仅能够占据更多的旅游市场份额,还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创造自身的旅游品牌,有利于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天星小镇的开发建设过程
(一)巴渝建筑文化的开发与建设
 巴渝建筑文化突出“和谐”二字

主要特点有:一是,不刻意改变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就势,就地取材

二是,一条街式,临山、傍水而筑

天星小镇坐落在金佛山西坡天星沟两侧,背山面河,顺水而建,长约2.2公里;三是,门窗采用古典装饰窗格;四是,屋顶为小青瓦,墙面为青砖墙;五是,干栏式建筑风格;六是,形成“院”、“径”、“廊”、“台”休闲度假空间形态

   (二) 巴渝饮食文化的开发
  除了建筑这样的硬件环境外,还着力天星小镇还着力打造富有巴渝饮食文化特色

引入了“三样菜”、“大碗菜”等重庆著名的江湖菜,代表着巴渝饮食文化企业入驻

此外,以金佛山特有方竹笋为主题,开发出系列方竹笋食品

   (三)巴渝特色手工艺品的开发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引入传统手工艺品,在游人欣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同时也销售传统手工制作,如:蜀绣、渝绣等

   (四)巴渝非物质文化的开发
  在开发天星小镇物质文化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开发非物质文化

经常举办传统民俗表演活动、文化展览和少数民族传统活动等

    三.对周边旅游的推动作用  
  (一) 对金佛山旅游的推动作用
  近水楼台先得月,根据最新统计显示,自从天星小镇正式运营以来,金佛山接待游客量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增长

直接带动了碧潭幽谷、牵牛坪、古佛洞等旅游景点的游客数量的增加

甚至在当地新闻杂志上先后登出了“天星小镇备受热捧、金佛山冬游、滑雪人气暴涨”、“冬雪火了天星小镇,旺了金佛山”等新闻

2012年6月至10月,周边旅游景点每天客流平均比以往增长20%至30%

今年国庆节期间,天星小镇接待了5万人次,其中有4万多人次在参观天星小镇后,又参加了周边的神龙峡游等

  (二)对重庆旅游的推动作用
  以高端旅游产业为出发点的天星小镇亦然成为重庆旅游的一张名片,配有别墅、洋房、商业街、天然温泉、主题博物馆、高乐夫练习场、高山草甸、特色酒店等,实现了会议、娱乐、餐饮、休闲度假、文化探索、保健养生六大功能,树立了旅游地产的新标杆

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吸引游客的同时,与周边其他旅游景点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

  四.结语
  古镇的开发与建设目前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传统的保存完好的旧有古镇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发与建设,例如周庄、丽江等,这种开发往往商业性过重导致原貌受损、容量过度、环境破坏等问题;另一种是模仿式古镇,完全按照古代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复古式建筑群,例如,伏羲小镇等,这种开发往往出现文化缺失、盲目建筑、重复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本文提出了以挖掘文化特色为基础的旅游古镇的开发与建设,很好地克服了模仿式古镇存在的问题

为古镇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陆依依,李洁.国内历史城镇保护和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2012.
[2]向星权.彝人古镇获两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N].昆明信息港,2009.
[3]陆依依, 李洁.国内历史城镇保护和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1.
作者简介:
陈东(1986.1-),男,重庆市忠县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