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回归祖国的基本历程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却最早在香港、澳门问题解决中得到成功实践
1959年,在谈到香港问题时,毛泽东曾说“香港还是暂时不收回来好,我们不急,目前对我们还有用处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尤其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与发展,香港回归时机已经成熟
1980年 1月16日,邓小平提出中国80年代三大任务: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就是要收回香港与澳门的主权
从1982年9月22日开始,中英两国进行了几次重要会谈,讨论解决香港问题
整个会谈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整个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经过邓小平等人与撒切尔夫人等人多个回合的较量,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会谈成功的奥秘就是他的“一国两制”构想
这些实践进步,并非英国主动放弃的结果,而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成效,是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中、英双方对战争与和平、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进行综合考量后作出的合理选择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收回主权后,中国政府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政府管辖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从中英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香港进入长达12年的过渡期
1985年4月10日,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决定成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基本法
1990年2月17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和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
基本法草案既以“一国两制”构想为指导,又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法律体现
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香港:“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够真正成功,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
这个基本法还要为澳门、台湾作出一个范例所以,这个基本法很重要世界历史上还没有这样一个法,这是一个新的事物” 邓小平的话点出了香港基本法的主旨
1992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得到全国人大授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
随着预委会的成立及工作开展,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准备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1993年12月,第二次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会议举行会议重申中国对香港政策是以“一国两制”为基础的
1996年12月16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1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并随即签署国务院第207号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香港当局的合作与博弈中,香港回归祖国的步伐踏入历史性时刻
1997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9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等几个重要文件
至此,筹委会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香港即将回归祖国
1997年6月30日,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并于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香港防务职责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华灯灼灼,在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中国百年屈辱史终结,“一国两制”构想踏入发展新阶段
为庆祝香港回归,国务院办公厅特发通知,全国放假一天
关于“七一”放假的通知:
我国政府从1997年7月1日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盛事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以不同方式欢庆香港回归祖国,决定1997年7月1日全国放假一天
国务院办公厅
1997年6月11日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
从6月30日晚到7月1日晨,《七子之歌》在中国大地唱响70年前诗人悲壮的情怀激荡在中国人的心头首都1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彻夜欢庆“港人治港”成为现实唯一遗憾的是,“一国两制”创始人邓小平在距香港回归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