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2年11月20日,《广州市“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将番禺区沙湾水道以北纳入广州大都会区范围,这一部署使番禺的角色定位实现了从外围城区向中心城区的战略性提升,番禺区因应变化提出未来将建设宜业宜居、现代文明、价值凸显的广州时尚创意都会区的城区发展新定位
2条件和机遇
番禺区位条件优越,岭南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旅游资源集聚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工作,实现了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二、一产业协调发展带动转变
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9:35.1:63.0?,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都会区经济特征更加明显,为番禺发展时尚创意经济、建广州时尚创意都会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时尚创意产业是跨越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界限的多产业集群组合,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普遍融合的产业关联性,已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时尚创意产业,有利于实现番禺成为广州大都会区新成员的城市功能定位,有利于突破番禺资源、能源瓶颈的制约,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保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后劲,是立足区情、结合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整体经济形势适时提出的符合番禺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
3存在问题
3.1产业比较优势不突出,外部竞争激烈
与佛山、顺德等周边市县相比,番禺的工业积累不足、二产实力不强
与广州市内部其他各市辖区(市县)的横向比较来看,番禺的第三产业在总量上处于中上水平,但层级较低,缺少功能高点和厚实的产业基础,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虽然势头强劲,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在教育、商贸、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面临珠三角内部城市间、城区间的强大竞争
3.2产业链化、集群化程度不高,时尚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空间看,虽然广州南站、大学城等一些重大基础设施与功能区被布局在番禺,但几大功能在空间上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具有主导力量的产业集聚区,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从产业结构看,番禺时尚创意产业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不多,产业结构中以中小企业为主,没有形成产业链较为完整、跨越多个行业,具有较强整合能力和增值能力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网络体系相对单一,各方面的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整合,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
3.3文化、环境、创意、人才等“软”环境有待完善
创造意识较薄弱,文化环境资源整合优势尚未完全发挥,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缺乏具有极强辨识性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城市文化景观,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人口结构不够优化,文化生产力素质有待增强,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支撑不足
4若干建议
4.1完善政策,为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支持
积极争取省、市对番禺鼓励促进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从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准入机制,支持创意研发、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创意环境,健全要素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拉动市场需求、促进内外贸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实施人才兴业、强化智力支撑,完善统筹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构建政策引导体系,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发展、时尚创意主导的高品质服务链群发展格局
4.2整合资源,推动创意文化和区域产业对接
利用和运作推广番禺环境宜居、资源复合优势,将番禺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融入时尚元素,塑造一批极具辨识度和竞争力的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促进我区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对接,推动文化遗产事业与旅游业、时尚创意产业的深度结合和互动共赢
4.3优化布局,培育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凸显集聚效应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调整功能构建
近期重点做强“一轴两核”,形成番禺连通南沙与中心城的主要发展轴;依托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做强创新经济“智核”,加快建设以广州南站商务区、番禺新城、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和市桥城区综合商贸中心为核心的广州南部国际级时尚商圈,做活商旅经济“商核”
打造特色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在现有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整合形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时尚创意产业园区,优化园区内企业结构及实施相互间